发布日期:2014-12-19
12月15日,市工商学会、市法治研究会、市行政法制研究所联合举办“诚信与治理”专题研讨会。会议由市工商学会秘书长徐上主持,相关专家、企业代表以及论文作者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专家从政府、社会、企业三个层面探讨了市场监管在诚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专业部门治理和社会共治如何相互补充、社会诚信建设与社会治理中的困境以及解决对策等问题。
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全开明提出,社会信用建设迫切需要开拓创新,提高效能。在借鉴西方国家征信系统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将经营责任与社会监督结合在一起,在建设网络信用平台中实行自动申报机制和承诺机制,实现“信用自治”。
市行政法制研究所副所长程彬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提出诚实守信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基石,行政机关诚实守信也是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以信用为主的经济,因此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政府诚信是核心环节。
市行政法制研究所刘莹提出,社会诚信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诚实守信是一种社会风气,我们国家的社会诚信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依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为此,要以政府主导为信息系统搭建平台、培育市场,鼓励企业生产信用产品,带头使用信用产品。
市府办公厅区政处处长盛强介绍了上海市部分区县在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提出要让信用融入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市场经济也是契约经济。
上海纽迈律师事务所律师方正宇提出,当前大家都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非常重视,但建立完善的着眼点以及各单位之的衔接点在何处,也就是“取自何处”“用向何处”“纠错机制”等方面如何解决,需要用法治思维的方式进行探讨。
上海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汪智豪提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要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通过信用平台的建设,增加企业的活力,同时充分体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
市法治研究会秘书长包志勤作了小结发言,他认为,诚信是一种价值追求,是规则的强化,是一种机制的建设。要注重社会诚信危机应对和治理,以问题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把诚信问题治理作为一个制度来建设, 纳入国家整体的治理体系之中。(市工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