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学会要闻 > 正文

上海经济学会举行“自贸区建设与政府管理创新”学术茶座

发布日期:2014-04-15

    日前,上海经济学会工业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与市社联联合举办“自贸区建设与政府管理创新”学术茶座,上海经济学会副会长、工业经济研究专委会主任、上海财大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干春晖主持会议。
    干春晖首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制度改革和市场化改革获得的巨大红利。然而过去一段时间改革转型缓慢,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产业发展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推动新一轮的制度改革,进一步开放市场,成为转型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和增长源泉。而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设符合主动改革开放的需求,同时也为中美谈判、TPP协定中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提供了试验田。如何进一步深化政府管制制度创新,成为完成自贸区建设的关键环节。
    一、改进政府监管职能,由事前审批审核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徐明棋认为,由事前审批审核的监管逐渐到事中事后监管的本质,是要大幅度削减事前的审批流程,为经济主体提供比较简便、成本较低的运行环境。特别是在货物贸易便利化上,需要海关、商检、质监部门经过一站式或窗口式的改革,将以前繁杂的手续简化,通过电子数据平台让货物贸易变得更加简便。
    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席经济学家胡汝银提出,监管方式转变作为简政放权的重要内容,要加法减法一起做,在放宽事前审批审核监管的同时,对事后的行政惩处如何形成有效的执法机制、透明机制至关重要。同时监管的透明度、监管的效率要通过网络公开化。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冯军谈到,由事前审批转为事中事后监管,需要自贸区建设相关部门把握创新与合法的边界,在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借鉴新加坡等国家经验,积极探索新的监管模式、方法和原则。
    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剑平认为,世界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方式主要分为综合监管模式、分业监管模式、多头监管模式、综合与分业结合监管模式,自贸区可以采取矩阵式综合监管模式,这样可以保障监管的水平和质量。
    二、拓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适用领域,实现“内外资”与“区内外”双结合
    徐明棋指出,自贸试验区目前只对海外投资实行负面清单的管理,应逐步考虑对内资的负面清单管理,设定民营企业可进入领域、不可进入领域以及规章程序等。这必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 
    胡汝银谈到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时认为,对内资企业也要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给予内外资企业公平的待遇。要将该管理模式向区外推广,实现区内外联动发展,从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冯军认为,上海自贸试验区现有负面清单的主要内容包括190条特别管理措施,却没有详细说明相应的法律依据和具体解释说明。而美国、韩国等国家的负面清单则将限制条款内容与相应的法律依据、预期变动等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既提高了清单的透明度,又避免了对清单内容的片面理解。
    丁剑平在谈到上海如何吸引金融业时认为,上海自贸试验区不具备税收优惠的政策,因而适宜采用卢森堡模式,采用不严格限制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方式吸引大量海外金融业。
    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指出,《美国BIT范本》投资的具体形式有八种,涵盖的准入前和准入后国民待遇有七种。八种形式与七种国民待遇对应,形成了56种形式的矩阵型投资待遇模式。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试行的投资待遇形式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很多形式还没有涉及。此外一些新兴产业如何进行负面清单管理,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三、提升政府顶层设计能力,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与风险管控水平
    胡汝银指出,政府在加大公共服务的供给并降低公共服务成本的同时,要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透明度,提升公共服务的深度、广度和效度。政府要联合高校,特别是智库的力量进行顶层设计。
    冯军认为,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设和政府管理创新要有一定的战略高度,要有战略对照点。上海可以从中欧、中美年度谈判以及中欧高层联委会中探讨的重大问题出发,来制定操作性较强的政策措施。此外自贸区建设需要政府的顶层设计,金融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等领域,要有一套完备的政策措施,从而保证建设的成效。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何精华认为,现代政府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在公共服务方面,由过去的积极地不干预,转变为现在的积极地干预。政府的服务能力提升,在相当程度上是检验自贸试验区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上海自贸试验区需要构建电子政务虚拟平台。要建设服务功能强大的政府网站或网上操作方式,来满足国内外客商随时随地全球化需求。还要构建一个实体的服务平台,形成自贸区一站式的行政服务中心。
    上海财大自由贸易区研究中心副主任鲍晓华强调,政府管理的创新,首先是政府顶层设计的问题,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当中,首先开放6大领域,涉及到十几个子行业服务分类,这样的服务业开放还比较粗,政府需要对进一步开放服务业,以及相应的开放细则进行顶层设计。
    四、建立完备的自贸区建设评估体系,综合客观反映自贸区的建设状况
    冯军提出,自贸试验区建设要确立评估的主体、期限和原则。如美国商会、欧盟商会每年的商业调查报告,通过设计自贸区现有企业数量、拟在自贸区开展业务和创办新公司的数量等问卷,综合客观地反应了自贸区建设状况。这也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设定受访企业类型、企业分类、采样、标准等都关系到评估的效果和客观性。
    鲍晓华在谈到评估问题时认为,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指标评价体系,包括企业的运营状况、运营环境以及企业对落地政策的满意度等内容。上海财大自贸区研究中心已经和自贸区管委会、上海统计局联合着手建立一套功能监测的指标体系。

(上海经济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