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普及 > 科普活动 > 专题科普 > 望道讲读会 > 正文

【望道资讯】望道讲读会“在文学与哲学之间”:第五讲“《春江花月夜》中的九重审美秘境”

发布日期:2022-12-05

    2022年10月19日晚,“在文学与哲学之间” 望道讲读会第五场讲座在线举行。本次讲座由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戴兆国教授主讲“《春江花月夜》中的九重审美秘境”。讲座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方旭东教授主持,线上一百二十位师友加入会议室,近两千名观众在直播平台同步观看。

 

 

    本次讲座主要讨论了唐诗《春江花月夜》,以文学与哲学相结合的方式,细致地阐述了其中的九重审美秘境。讲座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评概说,第二部分则解析了九重审美秘境的具体内容,最后则以此诗发散思维,兼谈其他咏月之唐诗话。


    讲座开始,戴兆国教授指出,《春江花月夜》通篇诗思连贯,诗意浑圆,春、江、花、月、夜,各各照顾有情,所描绘的并非孤立的文学形象,而是多角度、多层次结合在一起的完美的诗境。前二节是起,写月升海上,月照花林,发何处无月问;后二节是收,写月落西天,斜月沉海,发谁人乘月只问;中五节是腹,依次为初月谁见,月待何人,月思谁家,月照离人,月华流光。五次问月贯穿其中,首尾相应,递次展开。春、江、花、月在月升月落中依次显现。通篇聚焦“月”字,前后连贯,诗句华彩,诗气充盈,诗境丰满,蕴含着高度和谐的审美意境。

 

    随后,戴兆国教授开始分别解析《春江花月夜》中的九重审美秘境。

 

    第一重:月升海上,诗意开启之美——海潮漫漫,明月初升,诗人发何处见月之问。人栖居之地,海波、明月、春江、光影。交织成动人的诗化世界,纯白无邪的诗思缓缓开启诗意的闸门。

 

    第二重:月照花林,动静呼应之美——江水东去,月华洒落,此为动感之美;五色芳甸,白沙隐没,此为静谧之美,景致动静交错,展现出一副童话一般晶莹剔透的纯白世界。

 

    第三重:初月谁见,诗思追问之美——“江畔何人”“江月何年”一问人,一问时,作为第二问,人时同问,将审美的主体意识和时间之维抖落无疑。细品之下,仿佛那太空的明月也成了审美的主体,明月的光华代表了一种纯粹的审美意象;曾经的江月,年年岁岁,升落无已,又何曾不因为其光照月下之人,而被人仰望、赞叹,成为文学和哲思的恒久主题。

 

    第四重:月待何人,憬悟恒久之美——人生代代,江月年年,诗人对时境的无限遐思,引动了对江月与流水的拟人般的追问。人生之限与江月流水,形成诗思的内在冲突;诗心难平,诗意丰盈,在人与自然的双重憬悟中,自然和人生的永恒之美化为诗句,成为千古之唱。

 

    第五重:月思谁家,思愁离绪之美——诗意的上行告一段落,开始转向,从高空滑落到大地,转为对游子思妇的关切。春江花月的夜是温暖、妩媚、奇思的夜,人世间的思愁离绪,何尝又不是一种美呢?

 

    第六重:月照离人,诗心体贴之美——诗人赏景的眼再次转向,朝城市的闺楼瞻望。月光流影,自西而东,镜台映光,卷帘不去……此为人间之情,人间之景,诗人之心化为千门万户的守候与思念,此皆体现了诗人的深情体贴,诗中的细腻和温度。

 

    第七重:月华流光,浪漫依恋之美——离人天各一方,共望眼前明月,思绪涌动。月亮的光华照的是天下,人人都能见到,十分浪漫;我的思绪能不能跟着月光一道飞跃时空的距离,照到我思念的人的身上,他也感受到我的思念?在相思的依恋中,隐隐可见诗情的浪漫之美。

 

    第八重:月落西天,孤寂怅惘之美——诗思转折,诗人的目光再次回到长空中的明月。闲潭寂寥,春花飘落,江水东流,明月西斜残照,光影更复斑驳。春江花月夜的交响已近尾声,一丝惆怅悄然萌动在诗意之中,在“可怜”的慨叹中显现。

 

    第九重:斜月沉海,暌离情思之美——此为全诗第五问。明月西斜,海雾迷蒙,抑或有人乘此明月,归思乡处。但那乘月而归的人会是谁呢?虽不知乘月者何人,却可见那落月斜洒的月光,照进江边的树林。绰约之中,诗情永久地定格在碣石潇湘的阔大时空中。春去了,江流了,花落了,月沉了,人归了,夜明了,新的一天开始了,此诗得了永生。

 

    最后,戴兆国教授又旁征博引,以《峨眉山月歌》和《关山月》为例,讨论“月亮”这一意象及唐诗话,兼论诗与思之关系。他指出,哲学乃思之诗,文学乃诗之思,哲学是从精神的深处往内看世界,文学是从精神的深处往外看世界。从水火到草木到人,人要追求内在的人性的表达;灵感的探讨是不一样的,但哲学可以无穷地追索。


    讲座最后,戴兆国教授同方旭东教授、张箭飞教授以及线上师友们就“月亮”之意象,时间、宇宙、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的区别,以及当代批评是否过于强调技术性而忽略了诗歌与哲学的亲缘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于《春江花月夜》之诗延展出了无限的思索,体现了哲学与文学的有机融合。

 

 

来源 ▏社联科普处        编辑 ▏何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