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普及 > 科普活动 > 专题科普 > 望道讲读会 > 正文

【望道资讯】望道讲读会“在文学与哲学之间”:第二讲“存在主义视域下的古诗十九首”

发布日期:2022-12-05

    2022年10月16日晚,由上海市社联主办,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联合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华东师大中国智慧研究院、华东师大哲学系、冯契学术成就陈列室共同承办的“在文学与哲学之间”望道讲读会第二讲“存在主义视域下的古诗十九首”于线上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华东师大中国智慧研究院成员、百家讲坛、诗词大会点评嘉宾杨雨教授主讲,华东师大中国智慧研究院院长、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贡华南教授主持。


 

    在贡华南教授的热情介绍以后,杨雨教授正式开讲,首先引用了刘勰、胡应麟、钟嵘和陈祚明四位名家的评论,认为并非所有人都能写诗,或者不能把情用诗写出,或者不能或者不敢用诗说出,但古诗十九首充分表达人的情感,并给读者留下了联想和共鸣空间,因此文学界一直能够对它们抱有赞美之情。


    从存在主义视域来看,不同于关注客观事物、体现着宏大理想、体物写志的汉大赋,古诗十九首不再优先关注外在客观对象,不再优先关注不可捉摸的神秘,不再优先关注宏达深远的理性,十九首重在倾听个体生命的声音,关注个体的生存状态,品味自身的存在感受。

 

    杨雨教授首先从个体的存在状态讲起,从游学游宦的士人风气,到古诗十九首作者可能的落魄处境,游子的生存状态是“游”与“思”的结合。杨雨教授具体分析《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以及《西北有高楼》的诗词内容,描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状态以及最终的归宿。


    通过对游子的生存状态与思考的分析,杨雨教授引出了第二个话题:人们的自身的存在感受。杨雨教授运用萨特《存在与虚无》中对焦虑的描述,以及和未来的自己的约会的相关观点,详细论述了在未来不可知的情况下,游子生存的焦虑与孤独。

 

    悲观与虚无,让游子陷入对时间的“畏”与“沉沦”,进入反思内心与人生价值并倾听来自个人生命的声音的阶段。杨雨教授认为十九首有勇气提出对汉代读书人生活的反思,或许不是有意识地去提出游子的问题,但一定是对问题的集中表达。


    由此,杨雨教授系统讲解了古诗十九首的存在主义视域的路径。从汉代的制度到游子的游行,从游子的面临的实际困境与相思到功名阻塞的孤独与焦虑,从悲观与虚无到颓废与享乐。杨雨教授认为,这是一种短暂的自我麻醉,人生存在、时间、死亡焦虑,却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挥之不去的生命本质,也就是存在主义所说的“生命本真”状态,而十九首,恰是这一路径的感性状态与感性方法。

 

    在讲座结束后,贡华南教授提出,东汉末年世风日下的时代背景使人们从张眼望世界的精神折回,以视觉性为主要特质的汉赋丧失了精神根基,人们转向自身的声音,接受性为主的倾听逐渐让位于消化性为主的品味。圣贤、礼教都在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生存,但对生存的艰辛与苦难却难得正视。西天传入的佛教关注人的存在感受,关注世间苦难,“苦”教很快打动汉末士人的心。这样的思想氛围让佛教得以生根,使得味觉思想逐渐生花。从视觉思想、听觉思想向味觉思想转换过程看,《古诗十九首》在中国的思想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讲座中,杨雨教授娓娓道来,声容并茂地完成了讲授。相信对于热爱古诗词和哲学的人来说,这一次讲座是思想上深刻的启发。我们期待,在接下来的讲座中,我们将在讲师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精彩而有深度的讲座、生动而又有韵味的探讨中,收获更多的知识,感受文学与哲学的力量!

 

 

来源 ▏社联科普处     编辑 ▏何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