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团体 > 学会动态 > 学会活动 > 正文

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领域不该引入市场化改革

发布日期:2006-10-10

        2006年7月18日,市经济学会举办本年度第三季度高层次学术报告会,邀请上海社科院研究员陶友之作“关于当前理论争鸣的几个焦点问题”的学术报告。130余人听讲。报告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集中介绍当前经济学理论争鸣中的6个焦点问题:1、公平与效率问题;2、贫富差距扩大问题;3、“三农”问题;4、经济增长速度问题;5、市场经济问题;6、经济学理论教学研究与教育方针等方面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宣讲自己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全面地认识市场经济”新论的主要观点。
        他认为当前理论界对市场经济的评价存在五方面的问题:
        一是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存在与发展有其“必然性”,却忽视了市场经济对领域的进入应具有的“条件性”。当前存在的一大问题是“泛市场化”。也就是说,必须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只能是经济生活领域,政治生活领域和公共生活领域是不该引入市场化改革的。现实情况是,市场经济该进去的领域却进得不多,甚至还没进去;而不该进的领域却进去了,而且进得很深,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生活领域,这种“市场化”带来的恶果,教训深刻。
        二是认识到市场经济配置社会资源的“优越性”,却忽视了市场经济对资源使用的“近视性”。如一个木材开发商,只要有生意可做,是不会考虑森林是否要保护,生态是否会破坏这些问题的;一个房产开发商,只考虑如何圈地造房卖高价,是不会考虑保护土地、以至子孙后代的生存问题的等等。
        三是认识到市场经济有追求自由的“客观性”,却忽视了市场经济运行中极大的“盲目性”。因市场经济有一个致命缺点,它从一开始起就包含了一个基本矛盾,即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既内生出了经济自由的要求,但同时也内生出了否定自由的种种因素。个别企业的生产是有组织的,而整个社会生产却是无政府状态,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宏观经济失衡。我国市场经济推行的时间虽不长,而因盲目性导致的危害已深有教训。
        四是认识到市场经济具有动力的“内在性”,却忽视了市场经济效率唯一的“分化性”。市场经济来到世间,就有一个不可改变的特点,即只讲效率,不讲公平。“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市场经济强调效率唯一,有它的进步性和必要性。但效率唯一必然会出现两极分化。出现两极分化对市场经济来说,是不可避免的。现在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明明已出现和存在着两极分化,而有人不予承认,甚至谁要提出这个问题,就被斥之为否定市场经济,这是十分危险和有害的。
        五是认识到市场经济要求走向全球的“开放性”,却忽视了市场经济要受社会制度约束的“国家性”。市场经济的具体运行总是在一个具体的国家之中,要受这个国家社会制度的制约。如果只讲“开放性”,而忘掉了或不承认“国家性”,那么,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就可以长驱直入。结果是跨国公司发展了,这些公司所在的国家发展了,而中国经济却由此而被控了,也就谈不上有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是我们应有的高度警惕,并应取得共识。

(金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