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08
8月6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上海市区域国别学会承办的“海归谈海外——美国沙龙”第二场在上海社科会堂举行。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一级巡视员任小文主持会议并作专题说明。
本次沙龙邀请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特聘教授黄仁伟,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姚昱,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张勇安,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王浩,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谢一青,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李晓蒙、颜竹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张翀等曾在美国学习工作的沪上专家学者聚焦“上海与美国交流交往的历史与当下”“学术领域可交流议题”“扩大双向交流的新媒介与新方法”等议题,从历史学、经济学、国际关系、新闻传播等多学科视角展开深度研讨,旨在为当前形势下上海有效开展对美学术交流、文化交流提供新思路。
与会专家认为,上海与美国的交往历史悠久、基础深厚。针对未来交流方向,建议多领域精准发力:在经济领域,可依托上海作为美企在华枢纽的优势,聚焦贸易、金融、跨国企业协作等议题,推动企业间务实对话,讲好“科技+人文”的产业故事;在学术领域,可选择环境史、科技史等议题为切入点,利用国际学术研究平台,加强中美高校间交流;在文化与传播领域,可突破传统模式,借助电子游戏、短视频等新载体,减少语言壁垒,打造自然鲜活的文化体验。
会议还探讨了当前中美交流交往面临的挑战。建议通过建立“长效化、接地气”的交流机制,以多边平台带动双边交流,积极发挥在沪美企、外籍人士、海外校友等桥梁作用,培养专业化青年交流队伍,推动交流从“单向输出”向“双向共促”转变。
下一步,市社联将系统梳理专家建议,整合高校、智库、实务部门等多方资源,持续搭建交流平台,探索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同时开展海归学者国情调研,助力青年学者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交流影响力。
供稿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