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社联工作 > 正文

市社联举办“海归谈海外——美国沙龙”

发布日期:2025-07-18

    7月16日,由上海市社联主办、上海市区域国别学会承办的“海归谈海外——美国沙龙”在上海社科会堂举行。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出席会议并讲话,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一级巡视员任小文主持会议。市委外宣办事业发展处处长杨晶、研究室主任张沁,上海市区域国别学会副会长、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成,澎湃新闻副总裁、澎湃研究所所长张俊等出席会议。

 

 

    本次沙龙邀请上海外国语大学特聘教授黄靖、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林玲、国际金融贸易学院教授徐佳,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明昊、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温尧、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江天骄、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孟维瞻,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吴真如,上海美国问题研究所文化外交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舒可心等曾在美国学习生活的沪上专家学者,从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国际关系、城市治理等多学科视角,围绕上海与美国交流交往的历史与当下、学术领域可交流的议题、扩大双向交流的新方法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旨在为上海有效开展对美学术与文化交流提供思路,助力提升上海国际交流影响力。

 

    会上,专家学者结合各自学术积累与海外经历,分享了具有建设性的观点。指出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上海与美国的交往具有特殊意义,纽约等城市与上海在金融、商贸、文化等领域存在诸多共通性,可聚焦犹太社区历史记忆、黄浦江与哈德逊河滨水空间规划、超大城市更新等议题深化人文交流,以博物馆合作、艺术展演等形式增强共情;提出科技领域可聚焦人工智能治理、新能源合作等前沿方向,推动上海科技前沿企业与美国相关机构对话;建议挖掘如特斯拉、迪士尼等经贸合作典型案例,讲好上海与美国的产业协作故事;可利用海外校友、在沪外籍人士等民间渠道,以突出青年学者交流的“小而精”民间项目为切入点,构建交流网络;通过学术+社交、学术+创业等多元形式,借助虚拟学术平台等新媒介拓宽交流边界。

 

    会议还探讨了当前对美交流面临的挑战。建议通过建立“润物细无声”的长效机制,平衡“高大上”与“接地气”的交流形式,兼顾传统文化传播与现代潮流对话,培养专业化青年交流团队。

 

    下一步,市社联将梳理专家学者建议,整合高校、智库、实务部门、媒体等多方资源,持续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学术外宣项目落地见效,探索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助力上海在中美交流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服务国家对外交往大局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

 

 

 

供稿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