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社联工作 > 正文

市社联主办“走近德国——学术外宣国别沙龙”

发布日期:2025-04-17

    4月14日,由市社联主办、上海市区域国别学会承办的“走近德国——学术外宣国别沙龙”在市社联六楼后乐厅举行。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区域国别学会会长、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市社联副主席姜锋出席会议,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一级巡视员任小文主持会议。

 

 

    此次沙龙邀请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欧洲学会会长、教授丁纯,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单晓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振宇,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伍慧萍,同济大学文科建设处副处长、教授黄立鹤,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孙斌栋,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话语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张帆,上海外国语大学欧洲研究所执行所长胡春春等曾在德国学习生活的沪上专家学者,从经济学、法学、国际问题、城市规划、文学文化等不同学科视角,围绕上海与德国城市交流交往的历史与当下、中德在学术领域可交流的话题、扩大双向交流可探索的新媒介与新方法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旨在促进中德学术交流合作,挖掘更多学术外宣合作平台,为上海在中德学术交流中进一步发挥作用提供新思路。

 

    会上,各位专家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积极建言献策,分享了具有建设性的观点。指出德国作为上海重要的贸易伙伴,双方经贸往来密切且呈现新的发展态势,新能源产品成为上海对德出口的关键驱动力,技术共生、绿色突围、规则共创等前沿议题,可为沪德经济合作开辟新方向;提出低碳伦理、空间正义、全民建筑等理念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策展城市、传媒技术等新兴领域的探索经验,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布局可成为对德交流的潜在话题;中国知识产权制度与德国的深厚渊源,知识产权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建议进一步深化拓展中德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建议充分挖掘上海文化在德语文学中的独特价值,推动上海文化在德国的传播。

 

    会议还讨论了上海与德国在学术交流方面的现状以及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建议通过共建学术数据库、打造虚拟学术平台等数字化手段加强国际传播效能。

 

    接下来,市社联将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积极搭建平台,打造更加广阔的国际交流朋友圈,全力推动学术外宣项目落地落实,探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持续提升上海在全球学术传播领域的影响力辐射面,助力上海在中德交流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

 

 

 

供稿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