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09-21
原文载于《文汇报》2020年8月20日“临港新片区揭牌成立1周年”专版。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增大。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揭牌满一年的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如何发挥新的标杆作用?
日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组织新片区“五个重要”系列研究课题,深入研究临港新片区建设特殊经济功能区的内涵意义、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实现路径和具体举措等重大问题。
课题组认为,可以从开放模式、核心功能、规则体系、战略空间等4个维度进一步推进临港新片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推进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
面对全球化经贸治理规则的新一轮调整,中国正以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积极姿态融入经济全球化,继续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是新时代我国坚持全方位开放、主动参与引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重要举措。
经济全球化及国际分工格局演进的前沿趋势是,国际分工的边界已从产业结构层次转换到价值链层次。在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一个经济体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提升不仅表现为产业结构高度化,还表现在产业链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对全球货物、资金、信息、人力资源等高端要素的集聚、配置、增值能力提升上。
集聚配置全球高端资源要素核心功能的绩效标准,是建立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课题组认为,新片区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的重点是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符合国际上自由贸易园区发展的前沿趋势。国际上竞争力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发展有两个重要趋势,即由以贸易功能为主向贸易功能与投资功能、科技创新功能并重转型;由以贸易自由制度安排为主向贸易自由、投资自由、金融自由、人力资源流动自由制度安排转型,这也符合商品和要素流动层面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型的全球化经贸治理规则。
对标最具国际竞争力规则,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在临港新片区的设计中,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构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规则体系是一个重要方面。新片区要在投资经营便利、货物自由进出、资金流动便利、运输高度开放、人员自由执业、信息快捷联通6个方面对标最具国际竞争力规则体系,实现向制度型开放转变。临港新片区是新时代全方位扩大开放高能级平台。根据相关规划,到2035年,新片区要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特殊经济功能区是一个新提法,它是国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新的战略空间概念,是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服务国家全面开放总体战略布局。
特殊经济功能区是一个战略空间概念,它不是单一板块,而是由不同板块构成。其中的一个核心空间板块就是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是中国唯一的特殊综合保税区,是对标国际公认、竞争力最强自由贸易园(港)区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