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社联工作 > 正文

简朴的纪念 务实的追求--《社联通讯》举办通讯员培训班

发布日期:2008-11-26

        30年前,在“真理标准”大讨论中,《社联通讯》于1978年10月创刊,作为上海市社联的会刊,主要任务是传达上海市社联各时期工作要点、科研重点及其他信息;反映社会科学学术团体在学术交流、宣传普及、咨询决策服务等方面的成果和动态;指导工作,交流、探讨学术团体管理和体制建设的经验和方法;介绍国内外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信息和成果,普及有关社会科学的最新知识等。创刊30年来,得到从事学术团体工作、社科研究以及关注社科研究人士的好评与支持。
        10月14日,《社联通讯》的编者——社联学会处的同仁和作者——各学术团体的通讯员聚集一堂,以简朴、务实的方式纪念这本简朴的期刊创刊30周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委员,原上海市人大研究室主任、《文汇报》理论部主任周锦尉同志应邀作报告。周锦尉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形势,分析了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中国的战略安排;其次结合《社联通讯》刊登稿件的具体内容,指出撰写社会科学学术综述须注意的若干问题。他指出,要及时反映各学会活动情况,紧密联系社会上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根据会议内容的多少选择写成综述性或者动态性的稿件,亦可选取活动中某一背景或专家深入报道,增加报道深度。他强调,要注意写作的方式,文章的标题要有鲜明性、关联性和观点性;文章的逻辑安排要注意环节和链条有机结合;文章的小标题要求概括、鲜明、整齐;语言要兼顾理论性和通俗性;最后要通稿检查。他提出,《社联通讯》可以和报刊、杂志联动,一方面可以为媒体提供优质稿源,一方面也提升自身知名度。周锦尉的报告受到了与会者的欢迎。
        鉴于《社联通讯》原来的通讯员队伍人员变动较大,近年新成立的学会和民办社科研究机构也未及时补充通讯员,为了保证《社联通讯》的信息来源,及时展示本市社科工作者真知灼见,反映学术团体信息及活动动态,《社联通讯》于近期对各学会、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通讯员队伍进行重新登记。许多学会、民办社科研究机构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副秘书长以上负责人或学术委员会成员等学术骨干中指定一人担任通讯员。大家表示要关心、支持《社联通讯》工作,及时来稿反映所在学术团体的学术、研究动态,介绍社科研究的最新信息,交流工作经验。《社联通讯》每年度将根据通讯员的来稿数量、质量进行评选,对其中的优秀者予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