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社联工作 > 正文

市房产经济学会等获得全国、市级“先进民间组织”称号

发布日期:2007-02-09

        2006年底,市社联所属的市房产经济学会获得“全国先进民间组织”荣誉称号。市中共党史学会、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市经济学会、市保险学会、市台湾研究会、市教育学会、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等7家学术性社团,以及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上海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等2家民办社科研究机构获得“上海市先进民间组织”荣誉称号。“全国先进民间组织”是国家民政部组织评选的,“上海市先进民间组织”是市民政局、市人事局、市社会服务局、市社团管理局共同组织评选的,这些评选都是历史上第一次。近年来,市社联所属的学会、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坚持规范管理、依法办会,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评选活动中受到表彰的单位就是这些学会和民办社科机构的先进典型代表。
        1、坚持以学术立会,取得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新成果
        这些先进学会坚持正确的办会宗旨,把学术研究作为学会的中心工作,紧紧围绕重大科研项目,紧跟学科前沿,组织精锐力量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准和社会效益的研究成果。
        市经济学会着力构建“学会、专业委员会、会员”等三个层面的互动机制,积极推进学术创新。在学会层面,学会与上海图书馆联合构建了“上海经济学家创新论坛”学术平台,邀请本市和兄弟省区知名经济学家登台发表各自的新论。在专业委员会层面,各专委会每年都要围绕专业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举办1-2次理论研讨会。在会员层面,一批资深经济学专家经常在学会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带动了会员的学术研究积极性。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坚持“三贴近”,以系列研究为载体,有针对性地回答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形成了《社区居民思想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新论》等研究专著,汇编了《上海社会群体思想状况调查》等文集。从1998年起,学会每两个月举行一次理论务虚会,这已经成为学会的知名品牌。市房产经济研究会团结和组织上海房地产经济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开展重点学术研究,高质量完成了市政府有关部门委托的“上海房地产波动规律研究”、“上海市住宅市场的消费结构及发展趋势研究”、“上海房地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前瞻性问题研究”等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理论观点和建议。市保险学会立足于整个保险市场,面对入世后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保险学术理论研讨活动,多次组织保险精算理论研讨和交流,加强与海外保险业的技术合作和兄弟省市保险学会的交流,切实提高了学会的学术研究水平。
        2、以决策咨询为重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践
        这些先进学会紧紧围绕全国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组织力量开展应用研究,拓展决策咨询业务,并取得显著成效。
        市房产经济学会完成了“金山区‘十一五’住宅发展规划”、“青浦区房地产现状与发展”等决策咨询课题,得到了委托单位的肯定,树立了学会的咨询品牌信誉。2003、2005年,学会咨询部被市科委、市咨询协会命名为“上海市信誉咨询企业(机构)”。市中共党史学会坚持服务社会、服务现实,参与了中组部、市政协、市委宣传部、市社联等组织的多项课题,如关于“党内民主”的调研、关于“和谐社会”的调研、关于“越南、朝鲜、古巴共产党执政经验教训”和“德国区域发展的经验”等决策咨询课题,获得有关部门的好评。市教育学会承担了一系列重大课题研究,如国家教育部委托的“基础教育国际比较研究”、“新课程资源质量标准及资源建设研究”等,相关研究成果已经被采纳。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牢固确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致力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量化评估。近年来,先后完成了市文明办委托的重点课题“上海市文明社区、文明城区、文明小区、文明村镇测评体系”,以及中央文明办委托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该课题同时被列入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和网站对测评体系给予高度评价。
        3、以社科普及为平台,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这些先进学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参与东方讲坛等社科普及公共平台的建设,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形式多样的社科知识宣传普及活动,为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知识水平和人文素养作出了贡献。
        市台湾研究会针对台湾岛内形势和两岸关系局势,积极组织开展对台研究、交流和宣传,充分发挥民间社团在对台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学会利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东方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大力开展台情宣传。学会还组织推荐了学会领导、理事在“东方讲坛”作了几十次讲座,受众上万人次,为宣传党和国家的对台政策作出积极贡献。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每年举办一次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吸引全市几十万家庭积极参与。学会以“文明在我家”为主题,举办“上海家庭文明论坛”、“上海市家庭道德建设风采大赛”、“亲子共同学习节”等10多项大型的群众性家庭主题教育活动,把文明理念渗透到丰富多彩的家庭道德建设实践之中,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些先进学会还通过学会的刊物登载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信息,向学会会员和社会大众宣传普及社科知识。比如市保险学会通过办好《上海保险》宣传普及金融保险知识,杂志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金融保险类核心期刊,成为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优秀学会刊物。
        4、以内部管理为抓手,提高学会建设和管理水平
        这些先进学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在实践中探索符合学会实际、具有上海特点的社科类学术社团管理新路,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充分体现出上海社科类学术社团建设、管理的新水平。
        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形成了“三级”、“四块”组织网络格局。“三级”即市思研会,委办和区县思研会,社区和企事业单位思研会组织;“四块”即区县、委办、机关、学校思研会组织。各级、各类团体会员单位总量达到2000余家,形成了覆盖全市各行各业各区域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网络。学会还在实践中完善了五项工作制度,即委办区县秘书长联席会议制度、团体会员学组活动制度、会员大会制度、双月理论务虚会制度、大型理论研讨会制度,这些制度为学会的日常管理和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市经济学会不断完善各类活动平台,通过开办“经济学家论坛”、编辑《学术年刊》、举办“中韩合作论坛”等,努力打造创新型学会、服务型学会。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通过构建“小机构、大网络”、开放式的运作方式,依靠国内学者与社会力量合作办院,聚集了一批社科领域的精英,持续探索民办社科研究机构运行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