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05-04-15
2月25日下午,“上海市社联2005年度社团负责人会议暨社团党建工作会议”在市社科院小礼堂隆重举行。150多个学会、民办科研机构的230余位学会负责人和学会党组织负责人出席会议。6位学会、民办社科机构代表作工作交流发言。市社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潘世伟部署2005年度工作。 会议由市社联副主席武克全主持。
会上,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党工组组长阮武昌就学会党建工作首先作交流发言。他说,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党工组在2004年通过狠抓学习、开展学术研究和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学会组织建设等,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使党的理论、政策较好地融会到了学会的各项具体工作当中。党工组在实践中注意以下三点:(1)党工组和学会领导研讨问题时注意做到“有分有合”。既防止以学会领导代替党工组的领导,使党工组形同虚设,又不使党工组包办一切,使学会领导无从发挥作用。(2)党工组在抓重大事项的时候特别注意在工作上“抓前抓后”,抓好决策和检查总结,防止和纠正了忽视学会实际或片面强调学会实际的偏向。(3)党工组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抓大放小”。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在研究会的贯彻落实,作为党工组的头等大事,紧抓不放。至于一些具体的事务性的工作,则放手让学会和分会领导以及各个专业委员会去开展。
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自改制以来,深化发展理论研究,促进社会科学社会化;以课题研究为纽带,为努力营造“和谐社会”献计献策。该院院长鲍宗豪教授说,华夏院从深化发展理论研究、从开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量化研究、从发展理论的决策与政策研究、从有关发展的前沿理论问题的研究等方面,持续提升社会科学的“社会化”品质,努力使社会科学在融入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过程中,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由华夏院负责具体研制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在2004年11月通过专家鉴定,受到中央文明委的肯定和好评,将成为我国今后较长时期内评选表彰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区的重要工具。
王震国秘书长介绍了市终身教育研究会组织大型学术活动,为建设学习型城市贡献力量的体会。他说,大型会议的主题要与时俱进,注重学术品位,还要争取多方支持,在会议服务仔细周到上下功夫;同时要形成扩散效应,争取多家媒体报道,并做好后期延伸工作如撰写学术综述、出版学术专著、推进相关研究及学术宣讲等。
市人口学会桂世勋会长介绍了该会如何做好政府参谋,在2004年度开展的一些重点工作及体会。他们发动各主要成员单位的专家学者参与承担各级政府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人口问题研究。在会员的积极参与下,去年市人口学会协同科研攻关,完成了各项应用研究课题,既做好政府参谋,又增加了科研经费,使学会更有活力。
市商业会计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何礼兴在发言中交流了该会如何以会计理论研究为主,立足基层,为会员单位服务的若干体会:(1)关注群众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基层排忧解难。实地了解、分析难点热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2)走出去,送上门,为企业解除税制问题上的难题。学会主动和各企业集团联系,利用各单位每年召开财务工作会议的间隙,上门服务,帮助企业解析难题,共同探讨税制改革课题。(3)为基层服务是学会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每年定期培训会计近千名;利用学会刊物评选优秀论文;每季度轮流到基层单位召开联络员会议,培养业务骨干。
上海庭院经济与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戚泉木详细介绍了由会中150多位老干部、老红军、老将军、老劳模、老教授、老作家、老科学家、老艺术家、老新闻工作者、老医务工作者等组成的上海市百老德育讲师团深入基层,举办600多场专题报告,为30多万师生、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为人民服务教育的生动事迹。百老德育讲师团的突出贡献得到中央领导、上海市领导的肯定,中央和上海市的多家新闻媒体进行重点报道。百老德育讲师团决心把以德育人工作进一步做深、做细、做实,在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作出新的贡献。
社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潘世伟在部署2005年度工作时提出了年度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方针、需要强化的意识、八项主要工作、社联及各学会要齐心协力发挥的作用等。他说,今年既是巩固提高落实年、与时俱进创新年,又是承前启后换届年、先教活动党建年。社联及各学会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并做更多的探索,把工作落到实处。在工作方针上,要把准方向,转变观念,调整布局,培育载体,抓好队伍。当前学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学会要在办会方针、模式、途径上努力适应这种变化,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服务。社联及各学会齐心协力开展工作时要强化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使工作具有联动性,形成整体效应。
社联在2005年度的主要工作是:(1)继续抓紧理论研究工作,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工作网络。(2)承担课题,做好咨询,为市委及各级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服务。(3)举办社联第三届学术年会。要求学术含量高的学会把重大学术活动安排在社联学术年会之前,以形成更浓厚的学术氛围。(4)在为学会的服务和管理工作上,一手抓规范管理,一手抓功能培育。“达标创优”、“一月一会”、与各省市学会交流等工作继续开展。(5)开展社会化宣传教育和社科普及工作。学会要积极参与东方讲坛和“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6)继续办好社联及各学会的学术刊物,展示研究成果。(7)加强学会干部队伍建设,建设骨干队伍,吸引青年学者参加。(8)做好社联换届工作,提出今后社联工作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潘世伟最后指出,社联及各学会要齐心协力,用求真务实的态度,在上海社会科学资源整合上,在社会科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上,在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上,在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上海生产力上,在进一步为市委、市政府各级部门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上,在上海学术交流公共平台上,在学术性民间社团组织的管理上,在社会科学普及上,在学术成果展示和评价上,在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上发挥作用。努力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中的作用,为上海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为提高上海社会科学的整体实力、国内竞争力和国际交流能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会上,社联学会管理处处长郝德良对各学会近期要完成的社团“年检年报”、“达标学会”的申报评估等项工作作了布置和说明。
(王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