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普及 > 东方讲坛 > 讲坛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词】(19)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何要正确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发布日期:2023-12-01

【编者按】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也要符合本国实际,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


        继全国“两会”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关键词、“百年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关键词、“小常识与大道理”关键词等专栏后,2023年10月起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政治学会联合澎湃新闻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关键词。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对其理论体系、战略安排、实践部署等进行知识总结和理论解读。

 

        这一期的关键词是: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


        其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准确理解、把握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为坚持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提供了更高要求


        近代以来,中国在寻求现代化的探索进程中面临诸多挑战,面对落后被动挨打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中国在奋起直追的过程中经历了多种尝试,中国共产党所探索现代化的成功之路意味着其适应了中国的发展,证明了国家的发展只有适合于自己的道路,而不是单纯复制他国的模式。自立自强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品质,源自中国共产党各历史阶段的不懈奋斗。新时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面临诸多挑战,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用“讹诈、遏制、封锁、极限施压”来展现外部挑战的严重性。美国等西方国家频繁用价值观差异对华进行遏制,构建一系列污名化叙事体系,借助其在国际舆论场的优势传播虚假信息,并通过打造价值观联盟和高科技联盟,辅之“长臂管辖”等方式开展高科技乃至全产业链、供应链的“去中国化”。


        此外,当今的世界地区冲突频繁,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议题层出不穷,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推动世界的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需要我们把握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这促使我们要秉持维护我国自身发展的立足点,守护好我们发展的基础,积极努力对抗各种风险挑战,同时也要更深层次地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通过为世界提供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兴价值理念,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解决方案,发挥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新兴机制的引领作用,推进新型国际机制与规范的生成,支持广大新兴经济体发挥更大作用,助力全球产业协作的成熟,为不稳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自立自强是我们发展的根本,而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则能够有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更长远的发展,丰富其历史内涵与全球价值。


        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意味着坚持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是高质量发展所秉持的重要原则。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其中,面对高科技领域的外部压力,推进高科技领域的自立自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围绕数字技术、生物技术、装备制造等领域中国不断取得突破,在高科技前沿技术发展上占据一席之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更大进展。”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统筹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关键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这意味着中国需要对标国际制度体系,推动自身规则标准体系“外溢”,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近年来愈发重视参与国际规则与标准建设,中国籍人士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民航组织、国际电信联盟、国际电工委员会等诸多关键性国际机构担任关键职务。中国在推进高水平开放中,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需要政府、技术团体、数字企业等攸关方密切配合。中国也要推进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标准国际协定为契机,全面对接高水平国际制度,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的成熟与完善。未来,中国在向世界提供高水平规则标准的同时,拓宽各领域产业国际市场占有率,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赢得高科技竞争塑造有利条件。


        此外,中国近年来积极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助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结合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及各地自贸区等多元平台建设,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经济发展的自主性与可持续性,通过促进各类多边经济贸易议题网络建设,努力在全球治理变革调整中的赢得主动权,增强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积极发挥国内国际两种市场资源的联动效应。


        基于此,面对国际环境的深度变化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要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正确处理好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在立足于自立自强,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基础上,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参与度,努力做到从融入引领全球产业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注入强劲动力,不断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


        (作者:耿召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行政学院)科社教研部讲师,博士)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23年11月30日)

相关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481979

 

来源 ▏社联科普处、澎湃新闻       编辑 ▏何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