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2-07-11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领导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他在不同场合的报告、演讲、文章、讲话、书信等中,形象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社会生活的常理、哲理,及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政治学、伦理学等的学理、真理,揭示了国家治理的道理、原理,在社会生活“小常识”与国家治理“大道理”之间建立起了联系。对这些小常识与大道理进行总结归纳、传播普及,是新时代学习新思想新理论、理解新实践新作为的题中之义。继全国两会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关键词、“四史”关键词、“百年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关键词等专栏后,2022年,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政治学会与澎湃新闻共同开启“新时代治国理政小常识与大道理”关键词,和大家一起学习新思想新理论、理解新实践新作为。
今天的关键词是:人生第一粒纽扣。
衣服穿得好,扣好第一粒扣子很重要。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这是小孩子从小学习穿衣服时,大人都会教的简单常识。小常识的背后是大道理,讲的是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使用扣好“第一粒扣子”来比喻引导青少年和青年的价值观、帮助他们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这就更需要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长责无旁贷。孩子的“人生第一课”包罗万千,涵盖很多方面,家长要给孩子传人生之道、授生活之业、解成长之惑,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有许多重要论述。比如,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他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2018年11月2日,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他说:“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认真研究家庭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推进家庭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抓实抓好。”家风,说的是“小家”,着眼的是“大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均对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提出了要求,将家风建设提到制度高度。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在家庭教育中,家风建设和孩子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不断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传递给孩子,引导孩子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同时也能推动形成清正廉洁的党风。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学校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学校是他们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因此学校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青少年成长,前往学校考察调研、与青少年代表座谈、给学生回信……在多个场合表达对青少年的真挚关怀和殷切希望。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完善德育评价。该《方案》明确提出,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特点,科学设计各级各类教育德育目标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寄语:“我为什么要对青年讲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又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所在。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更多新任务新课题,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紧迫性。青年群体中,年轻党员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新生代,他们正处在爬坡过坎的人生阶段,同样需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青年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一举一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政党的形象与影响。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总书记动情地说:“在这次抗疫斗争中,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现令人欣慰、令人感动。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他们有一句话感动了中国:2003年非典的时候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来保护你们了。长辈们说:‘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在脱贫攻坚战中,青年党员黄文秀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年仅30岁。她驻村的一位贫困户曾经问她:“大家都说你是北京毕业的研究生,你为什么到我们这么边远的农村工作?”黄文秀回答说:“百色是脱贫的主战场,我有什么理由不来呢?我们党是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幸福的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就是我的使命。”
对于咿呀学语的幼儿,对于花季雨季的青少年,对于朝气蓬勃的青年,对于入党不久的青年党员,在人生的每个新的阶段,都要扣好第一粒扣子。人生的路很漫长,关键是要走好人生第一步。打好基础,才能盖起高楼,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
(作者:程熙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22年07月11日)
相关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960693
来源 ▏社联科普处、澎湃新闻 编辑 ▏何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