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普及 > 东方讲坛 > 讲坛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百年共产党人精神谱系】㉗丨大国重器“两弹一星”是如何造出来的

发布日期:2021-07-10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继全国两会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关键词、“四史”关键词等专栏后,澎湃新闻继续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政治学会联合开启“百年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关键词。

 

    今天的关键词是:“两弹一星”精神。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0世纪50年代,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美苏在全世界挥舞“核大棒”的争霸局面。为了破解“核威慑”局面,党的第一代领导人认为“只有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我们才能有巩固的国防”,并审时度势决定发展自己的核力量。1955年1月15日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党中央作出发展核工业的战略决策,标志中国核工业建设开始起步。在经济工业落后、科研基础薄弱、工作条件艰苦的新中国,“两弹一星”事业起步,并取得了重要成就。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对中国安全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邓小平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特别是,在“两弹一星”事业发展中,建设者们在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功绩的同时,也创造了重要精神财富,即“两弹一星”精神。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关于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决定》,高度评价了“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伟大成就,对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授予或追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热情赞扬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

 

    这一崇高精神时至今日仍然极具时代价值。“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说:“事业并不是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说:“‘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一精神将继续照亮中国民族自强之路,我辈理应传承好、发扬好“两弹一星”精神,将之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爱国奉献是“两弹一星”精神的底色,是老一辈科学家将家国情怀嵌入建设祖国伟大事业的生动体现。研究工作辉煌伟大却极为隐秘,需要用至诚的爱国情怀支撑,用无私的奉献精神坚守。“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了它死了也值得”,这句话是“两弹”元勋邓稼先接受核武器研制任务时对妻子说过的话。妻子问他“去哪”“做什么”“去多久”,他用三个“不能说”作为回答。从此,他带领一批刚跨出校门的大学生全身心投入研究工作中,将身影隐没在茫茫的戈壁滩上和险峻的深山大漠中。当时条件艰苦,他硬是带领团队日夜挑砖拾瓦,搞试验场地建设;为了海量数据演算,一日三班倒仍使他焦急地感叹:“唉,一个太阳不够用呀!”为了掌握一手材料,他15次去现场领导核试验,在飞沙走石的西北戈壁度过了八年时光。他还劝诫青年大学生:干我们这个工作,就要甘心当无名英雄,一没有名,二没有利,还要吃苦;做出的科学成果又不许发表论文。在这样的精神指引下,他们完成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在试验成功后迅速转入氢弹研制中,极大地缩短了“两弹”研制的时间。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呕心沥血28年,积劳成疾的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后不幸逝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个月,他隐秘伟大的一生才为世人知晓,但直到临终之际,他仍心系我国尖端武器的发展。在早期核武研制与发展的科学家中,有的被学界认为一只手已经触碰到诺贝尔奖,但为了参与核武研制而隐姓埋名、以身许国;有的像邓稼先一样,放弃了国外的优厚待遇,义无反顾投身到祖国建设中。周光召回忆道:“我们靠的是一批从国外回来的有高度爱国心的科学家,又靠他们带出一批年轻的科学家,他们靠的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一种为了祖国富强而献身的精神。”还有成千上万共同奋斗的建设者,他们心怀家国、兢兢业业,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伟大奋斗中。虽千难万险吾往矣,虽身死亦无憾!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留取丹心照汗青”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向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新中国在经济上尚未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在政治上面临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围堵封锁,在科技上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50年代,美国多次对中国发出核威胁,阴云笼罩在每一个中国人民头顶。时任中央高层一致认为,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核力量,才不会被人欺负。因此,虽然经济建设是首当其冲的任务,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团高瞻远瞩,决定勒紧裤腰带也要“搞一点原子弹、氢弹”。

 

    研制伊始,党中央就明确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坚持不搞合作、不搞共有、不受制于人。1959年苏联单方面撕毁技术协定、撤走全部专家的事实也证明,世上没有救世主。困难当前,中华民族显示出了顽强的意志。大批专家和技术骨干从全国各地奔赴核武研制第一线,许多专家学者甚至放弃熟悉的研究领域,投身“两弹一星”事业中。当时国内设备条件较差,为了争分夺秒,夜以继日是研究者们的工作常态,更是氢弹之父于敏的日常。为了推进研究进度,1965年他带领团队前往上海,利用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国庆假日空出的计算机进行研究,100多个日夜的紧张奋战和不断地改进反思后。9月,创造历史的上海“百日会战”打破研究僵局。于敏团队完成了一套基本完整的设计方案,为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说,“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关键在于有效发挥人的积极性”。为了实验,于敏八上高原、六下戈壁,高原反应使他食无味、觉无眠,但他仍坚持到问题解决才离开。“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可以欣慰了。”于敏如是说。除了核武研究人员,还有数以万计的建设者扛起锄头和铁锹,在戈壁荒漠打井开荒,冒着高温、迎着风沙,用双手搭建起发射阵地、发电厂、公路、医院等研制基地。钱三强如此描述:曾经以为是艰难困苦的关头,却成了中国人民干得最欢、最带劲、最舒坦的黄金时代。荒凉的大漠上,是自强不息的长歌在天地之间回荡不绝。

 

    大力协同、勇于攀登:“全国一盘棋”

 

    大力协同、勇于攀登是“两弹一星”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体现。核武研制是一项技术复杂、规模庞大、关涉众多的系统性工程。自1955年正式决定研制核武器起,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集中各方力量给予最大支持。1962年,毛主席在一份报告上批示:“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周恩来总理更是反复强调,我们发展尖端事业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要发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组织全国大力协同,从科研一开始就组织协作。要发扬风格,通用的技术不要保密,不要有门户之见,要拧成一股绳。为了推进理论研究,国家组织了中国科学院、国防科研机构、工业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五方面科研力量进行协作。另外,尖端武器研制需要很多新型原材料和精密器件,没有全国一盘棋的协同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据统计,全国先后有26个部(院),20个省区市包括10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攻关会战。

 

    1967年,年仅38岁的孙家栋被调到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人造地球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原本从事飞机制造的他临危受命,转战研究人造卫星。他挑选了18个技术骨干组成团队,向着一片未知的技术领域发起攻势。他说,“说不定哪天就折腾出什么篓子来”,“因为这些人完全不懂这个事情要如何做”。很多现在看来非常简单的事情,由于研究条件较差,当时都可能成为天大的阻碍,但他们仍一往无前、一心一意进行钻研。为了防止有人搞破坏,各地动员了数十万民兵,在全国数万公里的线路上值守,以确保卫星顺利发射。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时至今日,“东方红一号”仍然在茫茫宇宙中运转。遥望苍穹,满天星斗璀璨,写下孙家栋和许许多多航天科技工作者的传奇。

 

    (作者:上官酒瑞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2021年07月09日)

相关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511707

 

来源 ▏社联科普处、澎湃新闻       编辑 ▏何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