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普及 > 东方讲坛 > 讲坛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为什么是上海Ⅲ】②|开放引领,打开国内国际“双赢”局面

发布日期:2021-05-31

【编者按】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由此踏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上海承载着非凡的使命,彰显着特殊的担当。那么“排头兵、先行者”的定位是怎么来的?上海又是如何做的?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来看看“排头兵、先行者”的担当之路。

 

第二集:开放引领,打开国内国际“双赢”局面

 

 

 

        主持人:通过开放引领,倒逼改革和促进发展,形成改革、开放、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上海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逐步摸索形成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上海勇当“排头兵、先行者”的一个重要法宝。

 

        开放,是上海城市品格之一。在上海发展的每一个关键阶段,具有开拓创新作用的开放大战略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权衡(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研究员):大战略促进大发展,大发展促进大开放,大开放促进大改革。在4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四大战略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牵引作用。首先是浦东开发开放的龙头战略,带动了整个区域的发展。第二个重大战略,是90年代后加快建设四个中心的战略,对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完善和资源配置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个重大战略,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为上海全方位融入世界经济,从规则上开始对接世界经济,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牵引作用,也为后来全面开放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再到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开启了城市发展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特别是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时代,也使得一批国际先进的技术理念进一步在上海展现和聚集。


        主持人:从区位、交通、产业配套基础、人力资本等方面来说,上海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可谓当仁不让。那么上海的开放又有怎样的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发展的成功密码就是把经济增长、结构升级与中心功能完善以及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统一起来,形成“增长—结构—功能”的发展逻辑与框架。上海的开放正是在这个逻辑与框架下推进的。



        张幼文(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从功能定位角度来说,以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为目标是上海开放的基本定位。上海的开放,不只是为本地发展服务,而是要通过建设一个中心城市为整个国家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服务。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说,上海以提升产业结构水平作为发展目标。从经济增长角度来说,改革开放后上海的经济增长既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又具有上海自身的特点。把高端的技术和高端的外资吸引进来后,上海并没有满足于以低端的劳动力和廉价的土地去配合经济增长,而是辅之以同样高端的人才、管理和营商环境,使得上海的产业结构不断进步,经济增长形成了新的发展模式。从城市核心竞争力角度来说,上海注重的是更高的体制效应,更优的营商环境和更多的高级要素供给,由此形成上海的核心竞争力,由此吸引更多企业进入上海。


        主持人:处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大扇面的核心和枢纽地位,使得上海在产业、交通和人力资源的积聚方面都起到了内引外联的重要作用。上海也通过自身发展带动形成了内外双赢的发展新格局。

1985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对上海提出的实行国内外都开放,起沟通内外桥梁作用的方针予以肯定。


        权衡(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研究员):对内拉动、对外牵引,形成双赢、合作、开放的新局面,是上海成功的一个重要密码。很多国家战略,立足于上海,不仅带动了上海自身的巨大发展,也发挥了集聚、辐射、带动全国的重要作用。可以说上海始终是在上海服务全国,全国服务上海的大布局中来发展的。自身发展的同时,上海也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和积极意义。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上海要打造的“四个中心”,前面都有“国际”两个字,就体现了上海发展的世界意义。 


        主持人:开放引入新元素,直接带来边际改革和增量发展。在开放中,上海不断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通过形成国内国外两个扇面,不仅使自身日益成为国际经济网络的重要节点,也为中国经济打开了一个“双赢”局面。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1年5月31日)

相关链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372087

 

来源 ▏市社联科普处、上观新闻       编辑 ▏何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