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普及 > 东方讲坛 > 讲坛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上海社科界探讨屠呦呦获诺奖启示

发布日期:2015-11-25

       中新上海网11月24日电(记者 许婧)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联合主办的东方讲坛·科技与人文的对话:“呦呦屠鸣,以启学林——民族复兴视野下的科技与人文”23日在上海举行。

       此次对话邀请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陈凯先院士、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王立铭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俞强研究员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界权威专家学者作精彩演讲和对话。

       屠呦呦的名字不仅因“呦呦鹿鸣”而雅致,而且因“食野之蒿”将被人类永远记住。当她的把名字中所蕴藏的人文密码认定为一生的职业宿命时,“青蒿素”的故事便成了中国科学界的诺贝尔传奇。屠呦呦捧归诺奖给中国科学界带来了渴求多年的荣耀与自豪,更为中国后继的科学研究者点燃了强大自信,为实现科技复兴民族之梦注入了无穷动力。本次对话聚焦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技类奖项,解读屠呦呦获奖带给我们的启示,探讨诺贝尔奖背后的人文问题。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自2014年发起创办“东方讲坛·科技与人文的对话”,围绕重大社会问题组织著名专家学者开展对话讨论,旨在搭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界的交流平台,以期在社会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俞强认为,屠呦呦获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与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结合的成果。屠呦呦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获得了灵感,加快了发现青蒿素的步伐。从这一点来讲,我们的中草药、中国的医学传统对于这一发现有重大的贡献。屠呦呦教授的工作也是建立在古代科学家的贡献的基础上。

       俞强认为,现在我们的文化里面太强调学以致用,而忽视一点更重要的一点是“学以致知”。“我们知道,我们了解了,并不能够马上应用,我们知道更多才能更好的指导我们应用,我们做科学工作虽然发现很多东西,但做科学的工作者一定要意识到我们盲人摸象,只能知道的越多才能应用的越全面,考虑的越全面做到更好。”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认为,屠呦呦的经历让大家重新思考科学究竟追求什么?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讲,他如果真正对科学献身的话,应该不考虑政治、经济甚至个人各方面的影响。坚持他的科学的研究的信仰,他把科学作为一种信仰,哪怕他的信仰是错误的。

       他说,今天我们所认识的科学未必真是科学。它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所以人类这种探索,是永远值得鼓励。即使它的探索方向错的,也可以给我们后人留下一段教训,或者一个不必再做的实验过程。但也不能因为这样就允许或者鼓励,所有的科学家,都去做这些从人文角度讲是完全正确的研究方向。科学家还不应该忘记,他的社会责任。在一定的时候,甚至要牺牲自己的个人的或者是纯科学的追求去服从社会的需求。

       中科院院士陈凯先在演讲中强调,屠呦呦的成就可以讲是中国整体的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缩影,也让世人再次认识到中医药的作用和潜力。其实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就提出中医药是伟大的宝库,“中医药要出国”。

       陈凯先介绍,实际上中医药已经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如果在今天,这些成就都应该获得诺贝尔奖。如名医华佗是世界第一个从植物中提取物麻醉剂以后进行全身的剖身手术的;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除了提到青蒿素,还记录把疯狗的脑组织拿出来,涂在狗咬伤的地方可以治疗狂犬病,这是1200年后巴斯德发现的事情;孙思邈,用葱来做导尿管比西方早了数百年。还有,中国人是最早提出口鼻是传染病之源等等。

(来源:中新上海网  时间:2015年11月24日)

相关链接:http://www.sh.chinanews.com/news/20151124/2238251.html?qq-pf-to=pcqq.c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