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普及 > 东方讲坛 > 讲坛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东方讲坛从屠呦呦获诺奖谈科技背后的人文

发布日期:2015-11-25

       光明网讯(记者颜维琦)11月23日,东方讲坛·科技与人文的对话:“呦呦屠鸣,以启学林——民族复兴视野下的科技与人文”在上海锦江小礼堂举行。此次对话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联合主办。邀请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陈凯先院士、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王立铭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俞强研究员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界权威专家学者作演讲和对话,SMG东方广播中心首席主持人秦畅担任主持。

       屠呦呦的名字取自《诗经》里的“呦呦鹿鸣”,她的工作又和“食野之蒿”紧密相关。当她把名字中所蕴藏的人文密码认定为一生的职业宿命时,“青蒿素”的故事便成了中国科学界的诺贝尔传奇。屠呦呦捧归诺奖给中国科学界带来了渴求多年的荣耀与自豪,更为中国后继的科学研究者点燃了强大自信,也激起了众多的讨论和思考。本次对话聚焦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技类奖项,解读屠呦呦获奖带给的启示,探讨诺贝尔奖背后的人文问题。

       俞强认为,青蒿素工作的特点和启示,首先就是里面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我们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的重大科学发现,中华中草药文库的贡献,加快了我们发现青蒿素的步伐。从这一点来讲,我们的中草药和中医传统对于这一发现有重大贡献。屠呦呦教授的工作也是建立在古代科学家的贡献的基础上。但如果仅仅是有这个《肘后备急方》里面这段话,青蒿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今天有这么高效的治疗疾病的药物,它是经过了科学的发现、加工、制备以后,才成为今天非常有效能够治疗疟疾和疾病的药物。所以,一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二是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介入,两者的结合才促成今天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重大发现。俞强认为,屠呦呦的发现,是科学思维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也是中西结合的典范。实际上是对中国文化寻根问底的一个发现。寻根问底,就是要把科学原理搞清楚的一个过程。科学思维和科学知识的普及对于我国融入世界文化潮流,是非常重要的关键一步。

       王立铭认为,屠呦呦获诺奖,并不能认为是中医药的胜利,也不能视为举国体制的胜利。对于科学前沿的发现,对于不断增加的新的东西保持关注,本身就是一个国家站立在这个世界上的最重要的财富之一。葛剑雄则以此来看待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和他的人文追求。在当时的特殊年代,屠呦呦坚持这项研究,当时的她绝对没有想到是为了得诺贝尔奖。她更多地是从社会的责任,从社会的需要出发,这是对人类的贡献,而不是对科学本身的贡献。葛剑雄认为,诺贝尔科技奖对社会科学同样重视,并不是一味引导你去做纯科学。科学家还不应该忘记他的社会责任,在一定的时候,甚至要牺牲个人的或者是纯科学的追求去服从社会的需求。

       据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自2014年发起创办“东方讲坛•科技与人文的对话”,围绕重大社会问题组织著名专家学者开展对话讨论,旨在搭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界的交流平台,以期在社会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

(来源:光明网  时间:2015年11月24日)

相关链接:http://difang.gmw.cn/sh/2015-11/24/content_178339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