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普及 > 东方讲坛 > 讲坛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什么样的工作才能得到诺贝尔奖?

发布日期:2015-11-24

上海:东方讲坛上科技对话人文  共论屠呦呦获奖带来的启示

 

       人民网上海11月24日电 (记者 曹玲娟)“什么样的工作才能够得到诺贝尔奖?一个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础,第二个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介入,这两个的结合,是科学思维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也是中西结合的典范。”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俞强感慨。
       “得了奖之后,大家都在讨论,怎么通过屠呦呦的例子得到更多的奖。”俞强分析,“屠呦呦的发现,实际上是对中国文化寻根问底的一个重大科学发现。我相信中国文化里面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描述,这些别人不能理解的东西,如果我们一个一个寻根问底问它的物质基础的话,我们还将会有更多的科学发现。”
       昨天下午,东方讲坛.科技与人文的对话:“呦呦屠鸣,以启学林——民族复兴视野下的科技与人文”在锦江小礼堂举行。对话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联合主办。邀请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陈凯先院士、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王立铭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俞强研究员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专家学者作演讲和对话。
       屠呦呦的名字不仅因“呦呦鹿鸣”而雅致,而且因“食野之蒿”将被人类永远记住。“青蒿素”的故事成了中国科学界的诺贝尔传奇。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委员会宣布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等三位科学家共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本次对话聚焦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技类奖项,解读屠呦呦获奖带给我们的启示,探讨诺贝尔奖背后的人文问题。
       “我是把屠呦呦教授的获奖看作是一句古诗所讲,‘小荷才露尖尖角’。不是看作一个单独的例子,而是总体发展趋势的一个反映。”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陈凯先院士认为,一个强盛的民族除了它的经济以外,必然在科技上有对人类重大的贡献。当然,他也指出,“中国比较多的重用实用,火药拿来放炮,指南针用来看风水等,怎样用科学理性发展成为系统性的科学体系,这方面的探索和追求还不够。需要更多创新的环境、创新的文化,创新的精神。”
       据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自2014年发起创办“东方讲坛.科技与人文的对话”,围绕重大社会问题组织著名专家学者开展对话讨论,旨在搭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界的交流平台,以期在社会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时间:2015年11月24日)

相关链接:http://sh.people.com.cn/n/2015/1124/c134768-27167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