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普及 > 东方讲坛 > 讲坛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东方讲坛·文汇讲堂-历史与我们的未来”演讲季第六期

发布日期:2015-07-27

熊月之梳理百年历史,指出租界带来了被动的中西交汇现状

四不像城市:近代上海率先结缘全球化

嘉宾主讲

  

  我先从上海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当中的地位讲起,展示一下1930年代全球化视野下的上海形象。

 

  抗战时的上海有八个独特点。其中之一是孤岛现象,由于“一市三治四界”的结构,产生了万千人隔岸观战,工业畸形繁荣等奇观
  
  对于上海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当中的地位,我概括为八个特点:调动、牵制日本的战略据点;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中心;内迁工厂对抗战的重要支援;独一无二的孤岛形象;国际情报网络的神奇连接;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奇妙汇聚;如实报道中国抗战的媒介基地;汉奸丧魂落魄之地。例如,国际红色间谍佐尔格在上海接触尾崎秀实等日本反战人士,进而接触到核心机密——日本人是南下而非西进,因而赢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抗日力量在上海成功地暗杀了汪伪的大汉奸傅筱庵,相比,抗日期间,华北、东北等地日伪组织的大头目都很安全。

  上述八点,两点最值得强调。一是上海是调动、牵制日本的战略据点,显示了上海城市的国际性和重要性。日本、中国军事统帅部分别利用这一特点,发动“一二八”事变,进行淞沪会战。

  二是独一无二的孤岛奇观,这是二战中世界上其他城市都不具有的。因为上海有一市三治四界的结构,一市就是一个大上海;三治就是有三个统治机构,即华界,公共租界,法租界;四界,指华界分成南市和闸北,当中隔了两个租界。租界加上越界筑路地区,占上海城市的85%以上,大家熟知的工人三次武装起义、辛亥革命时期的上海起义,都主要发生在华界,与租界没有太大关系。

  因而,上海在“孤岛时期”有四个不可思议之处。一,战火受政治地图严格限制,只在华界,不在租界;二,万千民众近距离观战。“苏州河一水之隔,一边炮声震天,一边笙歌达旦。”于是,有了杨惠敏游过苏州河给四行孤军送旗、民众欢呼的动人一幕,有了外国记者在外滩阳台上边喝咖啡、边了解战况的戏剧性场景。近距离观战与远距离听战,对人们爱国热情的刺激很不一样。三,战争双方都接受毗邻区域的中立安排;四,孤岛畸形繁荣,如1937年底公共租界可开工的工厂有400多家,到1938年达到7000多家,年增10倍以上;1939年新增工厂1000多家,进出口的商行,1937年213户,到1941年增至613户;孤岛时期,全国80%的轻工业产品仍然是上海提供的……

  任何不可思议的现象,都有可思可议的道理。上述不可思议的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中国租界最初只是租给外国人居住,仍保留主权,但经过华洋混处、中外会防和东南互保后,成了“国中之国”与中西利益交汇区

 

  上海英租界一开始按一亩地一年1500文的租金,租给外国人居住,其主权、管辖权仍属中国。租界日后变成“国中之国”,关键有三步:第一步华洋混处,1853年的小刀会起义以后,上海租界由华洋分处变成华洋混处,有了工部局;第二步中外会防,即太平军攻打上海时,中国人出钱,外国人出人、出枪,组成洋枪队共同抵抗;第三步东南互保,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中外交战,但以上海为中心,扩展到江浙闽等地,实行“东南互保”,与外国达成共识,不与外国交战。东南互保的结果,使得上海作为西方列强在中国利益大本营的形象凸显出来,不仅与北方形成鲜明对比,也成为全球共知。此后,租界快速发展,外侨人口、外国投资,都在1900年以后快速增长。

 

  由于外国人将租界看成自己的家园,遂将西方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同步引入,无形中造成了深远持久的示范效应

 

  租界作为“国中之国”,有四个突出效应,这是了解近代上海的关键。

  一是示范效应。外国人在上海居住,有的长达三五十年,有的一两代人在此,把上海租界看成自己的家园。他们要把上海建设成和西方同步发达的城市,凡是西方有的先进器物,上海马上就会引入。具体可分成三类来讲,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西方人有电灯,上海马上有电灯;西方有电话,上海马上有电话;西方有自来水,上海马上有自来水……制度文明,西方人在此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例如市政管理——道路有多宽、下水道怎么建设、垃圾怎么处理等,均按本国制度来做;还包括教育制度、作息制度、选举制度等。精神文明,西方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等,都对上海人有影响。

  从文化传播角度看,示范与灌输很不相同,灌输中往往带有居高临下的成分,接受者会有反感与抵触,但示范效应并没有强制成分。中国人从相互比较中学到了许多东西。比如,看到西方人饮用自来水,而我们饮用河水、井水,卫生程度不一样,得知好处后自然而然就会向他学习;看到租界市政管理比较有效以后,也会将其制度照搬过来。示范效应产生的影响比较深远、持久。

 

  孤岛的“缝隙效应”产生不少奇特现象,如革命党人章太炎等的“苏报案”,满清遗老按清纪年生活,毛岸英安度五六年……

 

  二是缝隙效应。租界与租界之间的制度不一样,租界与华界之间的制度也相异,因此就有人会利用这种差异。晚清著名的反清政治案件“苏报案”就是一例。1903年,章太炎发表《革命军》序言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摘要,轰动全国。章太炎住在租界,此前他的同事吴稚晖等人被租界巡捕传讯过6次,但每次都只问及是否杀人放火、私藏军火、拐卖儿童,因为在租界的法律里,这三样均违法,而批评政府是被允许的民主权利。吴稚晖等人被传讯后,太平无事。所以章太炎觉得来抓也无所谓。但是清政府这次是勾结了租界工部局,是真抓。章太炎后来被判三年,不算严厉,邹容判两年,这也是因为租界的缘故,如果在中国的其他地方,不用审判就被杀掉了。

  民国时期,一批前清遗老如郑孝胥、陈三立、沈增植等住在租界,留长辫,继续用清朝纪年,每周相聚读经忆旧,安全无事。

  中国共产党人也注意利用租界的缝隙。中共一大会址(在今黄浦区)、二大会址(在今静安区)、四大会址(在今虹口区),都属于租界边缘或租界与租界、租界与华交叉处,或越界筑路地区,为管理薄弱地带。

  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在杨开慧被军阀杀害后,地下党将他送到上海安全地度过了五六年,后来经香港转移到巴黎送至苏联,也是利用了上海社会管理的缝隙。

  洋泾浜英语、八仙桥现象的出现也是由于社会管理存在缝隙与死角而产生。

  另外还有两个效应,孤岛效应和集散效应。

 

  上海是最大的“全国城”,85%是移民。由于与各地利益相联,就有“五四”运动经过上海“六三”走向高潮之例,排外更无从说起

 

  上述四个效应,产生了非常复杂结果。首先,上海全国化程度很高,上海是最大的“全国城”,是名副其实的全国化上海。上海人来自全国各地,江苏、浙江,在1940年代时都超过了百万;广东、安徽、山东,10万以上;湖北、福建、河南、江西、湖南,1至3万。

  由于人口来自全国各地,上海的会馆、同乡会组织,少的时候有56个,多则250多个,这是今人很难想象的。这些同乡组织帮助移民介绍工作、排解纠纷,联络乡谊,与移出地保持多方面联系。这种组织,居民认可,中国政府认可,租界当局也认可。荣家企业管理层大多为无锡人,先施公司、永安公司、大新公司、新新公司,都是广东香山人开的,其管理层都是广东人;虞洽卿做生意,很大部分与宁波有关;张謇的生意则与南通有关。每个地方的人都和家乡联络。我们讲上海人非常爱国,为什么爱国?因为爱自己的家乡。为什么爱乡?因为家乡的利益和他密不可分。

  大家都知道“五四”运动是北京的学生发起,如果光靠学生是起不了大作用,因为北京没有很多工商业,不会形成市民运动。上海“六三”运动起来后,在沪山东人响应最积极,时任上海军政长官卢永祥就是山东籍,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地缘关系,动用了发电报的特权,发出罢免三个卖国贼章宗祥、曹汝霖、陆宗舆的电报,引起全世界关注,遂将“五四”爱国运动推向高潮。

  谈到全国化程度,要纠正所谓“上海人排外”的成见。上海人一直有双重认同。在家里说家乡话、烧家乡菜;到外面去,就说是上海人。为什么?上海代表当时最好的工业水准、便捷信息,因此到外地做生意,就说我是上海人。但是在上海,他就说我是绍兴人、扬州人。上海发生好事时,“我们上海人光荣”,反之,“跟我没关系”。移民胸怀最宽大,双重认同对上海人影响很大。比如,中共一大代表毛泽东是湖南人,王尽美山东人。而上海的两个代表,李达和李汉俊,一个是湖南人、一个是湖北人,在沪时间都不超过3年,这就是上海移民城市非常典型的特点。

 

  由于全球化程度很高,上海被称为“袖珍地球村”,外侨最多有15万,58个国籍,因此也各管其民,九个各异的管理体系

 

  上海是全球化程度很高的城市,被称为“袖珍地球村”,各国人都有,在近代全世界城市中也属罕见。上海外国人最多时,按国籍算有58个;上海外侨最多时是15多万人。管理机构也很特别,各管其民,外侨在上海犯法,由各国领事馆审理,通常有28个领事馆。

  上海还有侨民自己组成的万国商团,业余时进行训练,有事时起来保卫租界。商团最多时有1500多人。租界内20多个国家均有各自的商团,也有一支中华队。外国人在上海也有双重身份,一是本国人,二是上海的外国人。

  上海法租界用“安南”巡捕较多,公共租界用印度巡捕,大多是锡克人。因为长相易辨,也因为锡克人比较忠诚,不会太多地违法。与此相类似,公共租界用山东人做巡捕的比例很高。在英国人看来,山东人与锡克人差不多,人长得高大、比较忠厚老实,后来他们也善待山东巡铺,有的将其带回英国。

  上海呈现相当多元的格局,可细分为9个系统。比如说行政系统的语言,中国法官判案用中文,法租界用法文,公共租界用英文。司法系统也很不一样,最值得介绍的是领事公堂,它是一个行政法庭,以工部局为被告对象。你对市政府办的事情不满意,可以到领事公堂告它。从1882年到1941年,共审理过55起案件。其中,23起是工部局败诉,10起是工部局胜诉,被驳回有10起。这说明,民告官的结果,官输的比例最高。其他治安系统、交通、能源、教育、卫生、货币、宗教系统等,也非常多元,电车轨道宽度不一样,电源有110伏和120伏,等等。

  因此,上海成为一个比较奇特的地方。比较安全、比较洋化、比较自由、财富集聚、人才荟萃、发展机遇良多、对穷人救济幅度也大。

 

  由于共处,华界和租界之间就有邻里关系,有冲突也有合作。如同抵抗太平军、清理洋泾浜,接待美国总统、庆贺开埠50年……

 

  讲到上海的一市三治,我们一定会想到租界与华人的关系。这里提到邻里之间,是指租界与租界之间,也指租界与华界之间,他们的关系有冲突也有合作。在强调阶级斗争、强调民族主义的时候,冲突和斗争多。如“小车工人事件”、大闹会审公堂事件、外滩公园禁止华人入内事件,还有“五卅运动”等。

  但我们以全球化的眼光看待上海,一定要看到他们除了冲突以外,还有很多合作。除了开头讲的中外“会防”联合抵抗太平军,东南互保,还有很多方面。比如说共同清理洋泾浜的界河,共同抗击台风,防治传染病,禁止鸦片等。

  1909年,在上海汇中饭店(今和平饭店南楼)召开了世界禁毒大会,中国官员出席,美国等也派人出席;1879年,租界邀请了美国卸任总统格兰特来沪,上海道台也要宴请他,在城隍庙请他吃了37道中国菜,还为他定制了8人抬的大轿子。可以看出,尽管上海有三家主人,但就像邻居和亲戚一样,有事大家会商量着办。

  最典型的,是1893年上海开埠50年大庆,上海万人空巷,盛况空前。中国商人,尤其是广东商人、宁波商人,在上海开埠后受惠最多。但是他们又不能让人看到自己的喜悦。恰巧1893年11月17日这天,也是慈禧太后59岁生日,于是华商就想出一个很巧妙的主意,牌子一面写着“通商大庆”,一面写着“万寿无疆”。中国人看到的是“万寿无疆”,外国人看到的是“通商大庆”。此事一方面看到了商人的智慧,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他们对通商带来利益的愉悦心情。这与日本人庆祝横滨开港的情况差不多。

 

  在上海,全球与本土的互动一直没有中断,有形的有国际风云的直接影响,如苏伊士运河开通、排华法案,无形的有引进人才、技术

 

  在上海这块土地上,全球化和本土的互动一直没有中断过。有形的一面,体现在国际上的风云变幻对上海都有影响。比如说苏伊士运河1869年开通后,来上海不必绕过好望角,航程大大缩小,上海的外商马上倍增;美国1905年通过“排华法案”以后,上海当年就爆发了抵制美货运动;一战后,因为德国战败,德国侨民就在上海受到排斥……

  无形的一面,在全球化过程当中,中国也通过上海主动引进外国的技术,比如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机器织布局都设在上海,因为在上海引进外资、引进外国的人才、技术都比较方便。

  当然也有很特别的影响,比如在上海产生了很多的混血儿。在晚清,混血儿就有专门的学校,到民国时万国商会里有专门的混血儿队,他们地位比外国人低,比中国人强。

  近代人常常说上海是“四不像”城市,不中不西、亦中亦西,是个“怪物”。放大来看,上海租界就是一个中西文化非婚生的混血儿,不是一个通过法律程序正式结婚的儿子。所谓的“四不像”,所谓的“混血儿”,都有各自视角。今天从全球化维度来看,上海就是在特殊状态下率先结缘全球化的一个城市。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没有,这对中国到底是何意义,还有待更深入研究。

 

现场互动
  

  公共租界在公共卫生管理上留下经验可鉴

  历史学博士生邱志仁:您对公共租界中公共卫生的现代性有何看法?
  熊月之:我觉得,当年公共租界在公共卫生的管理上有很多值得后人重视之处。公共租界把以人为中心的卫生环境建设提到很高的位置。譬如说租界在一开埠就规定道路该怎样规划,何地可办工厂,何地不能发出高声,不同的建筑材料该用在何地。上海长时间有老鼠,易发水灾,当时就规定建房要有高度,要有石头,以防老鼠钻入房间,也防水漫进。可贵的是管理非常严格,几乎有法必依。上海人当时对巡捕很仇恨,很大原因是巡捕常和当时上海人的不卫生习惯产生冲突。
  
  日本管理侨民提升文明形象值得学习

  广播电台主持人丁薇:在租界生活的外国人中,日本人最初因为不文明被人看不起,后政府严厉执法,规范行为,最终获得世界范围内的认同。您怎么看?
  熊月之:凡到日本旅游过的人,都会对日本人的干净留下很深的印象。当年,日本人住在虹口,被称为小东京,最初形象确实不好,比如穿睡衣上街、穿拖鞋的妓女沿街揽客等。后来日本政府形成了专门的管理办法,对在沪侨民进行非常严格的管理。因此你说不出多少日本人的不文明举止,当然也和这个民族自己爱抱团不与人交流有关。中国现在是出境旅游大国,去年有1亿多人出国,所以,保持文明的形象就是保持国家形象。今天,我们反对日本军国主义,但也不要忘记学习他们的文明举止。
  
  租界真正回归中国是在抗战结束

  退休教师鲁克龄:1943年抗战期间,政府把租界收回了,为何在那时?
  熊月之:这基于特殊的国际环境和上海环境。一方面,太平洋战争之后日本的军队进入了公共租界、法租界,他成了实际控制者。为显示自己是亚洲国家,要和中国一起反对西方帝国主义,便做出把租界交还给中国的姿态。另一方面,英美此时和中国已是反法西斯战线的同盟国,因此也和中国政府商谈要交还,两方面都是没有实质交回的情况下进行的国际宣传战。当然中国从来都认为租界就在此时从法理上收回,但历史学者认为真正回归是在抗日战争结束。
  
  租界形成是当时各种力量相互作用所成

  上海形势政治教育研究会殷勤燮:从全球化视野看上海,百年上海历史除了积极面,还有消极面吗?
  熊月之:讲全球化对上海影响时,会多讲积极面,消极面从来没有少讲。研究近代史、上海史常常会想到,租界为何会变成国中之国?清政府、上海官员为何不管国家的主权,任外国人为非作歹?但做历史的人往往要从历史细节去进入。当时,清政府在忙着镇压打下南京的太平军,上海道台在忙着对付小刀会,而华洋混处的租界已经云集了那么多难民。所以回到历史场景,就会看到历史的发生都不以某人的主观意识来决定走向,它是多种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形成。
  
  1949年后的上海成绩和之前历史无法割断

  华东师大研究生陈云樵:您在新修的《上海通史》中,对上海当代史会有哪些突破?
  熊月之:上海历史的亮丽在两端。一端是二三十年代,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上海成为远东最大的城市,成为中国的现代中心;另一端就是改革开放后。1999年出版《上海通史》,由于档案披露不够多,不少历史事件没经过时间沉淀,很难成为确定的研究对象。这一次新修上海史就把后面的亮点写透,时间上到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
  我认为1949年以后,上海精气神是直接受传于1949年之前。作为共和国的长子,解放初上海承担全国六分之一的财税,在工业、科技贡献不凡,如果没有以前那些人和打下的底子,是无法实现的。所以,1949年后的历史和以前的历史无法割断和划开。

 

嘉宾评论
  
  在历史时空里看租界

  ■戴鞍钢

  百年上海绕不开租界问题,这必然涉及到对租界的看法。租界在上海的设立,肯定对中国主权有伤害,但对任何历史问题的认识,都应该放到一定的历史时空里才能看得比较全面和深刻。

  中国在当时,整体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租界在上海的设立是在落后的中国开了一扇窗户。它让缺乏知晓途径的中国人了解世界相对先进的制度和文明。很多先进中国人,都是通过租界受到了直接触动、警醒,并且为之发愤图强。

  近代中国有两大主题,改革和革命。前者的旗手康有为进京赶考曾途经上海,“公车上书”失败后,又在上海逗留。上海江南制造局的译书局,翻译了很多包含法律和政治的西方各类书籍。受此启发,康有为在广东办“万木草堂”,培养了梁启超等一批青年才俊,也部分促成了1898年推行戊戌变法。

  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1894年曾尝试劝说李鸿章改革,他先到上海,然后到天津求见李鸿章。当然他吃了闭门羹。孙中山在以后的自述中非常清楚地讲道,他经过鸦片战争后的香港,又比较了上海华界、租界两者的差异,深受触动。所以被李鸿章拒见后,促使他毅然决然从改良走向了革命。

  纵然如此,有租界历史的上海是当时中国城市的另类,不具普遍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滞后为代价的。列强在中国的经济布局,对上海的重视和在上海的经营,说到底都是围绕其在华利益展开的。鸦片战争败北后,清政府代表非常担心列强会提出开放苏州,因为在中国官员知识结构中,苏州远比上海重要,但谈判桌上外国人提出了上海,列强是乘海而来的,以海洋时代的角度来看,上海的地位远比苏州重要。《马关条约》规定苏州、杭州可以通商,事实上两地只有过日租界。英美国家认为有上海就够了。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15年7月25日)

阅读《文汇报》PDF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