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普及 > 东方讲坛 > 讲坛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在新常态下寻找精神生活的路标

发布日期:2015-03-13

       2014上海文化如是说
       近期,上海东方青年学社组织青年学者学术沙龙,回顾2014年上海文化学术。特约本报刊发,以飨读者。
       2014,农历甲午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的GDP总量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面对本该值得骄傲自豪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年份,中国人不但没有为此沾沾自喜,相反却以低调务实的新常态跨过。反腐新常态、法治新常态、作风新常态……一个常态中国呼之欲出。2014,上海无疑将以自贸区的可推广可复制经验而载入史册,但是,对于这个在文化上仍然具有雄心壮志的国际大都市,也许同样会以寻找精神生活的文化路标而被刻在记忆的年轮里——
       ■路标一:人的发现
       文化人的发现和发现文化人,无疑是2014上海文化的焦点盛事。时隔12年后的文学艺术奖评选,在全社会产生强烈反响,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全国媒体和上海各大媒体都进行了充分报道。方增先、吕其明、陈佩秋、尚长荣、贺友直、草婴、徐中玉、徐玉兰、钱谷融、秦怡、舒巧、焦晃等12位德艺双馨的文化前辈获“终身成就奖”;于本正、王安忆、陈少云、陆谷孙、李莉、周慧珺、施大畏、赵丽宏、奚美娟、黄蜀芹、蔡正仁、廖昌永等12位才华卓著的文化中坚获“杰出贡献奖”;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汤志钧、伍柏麟、姚锡棠和陆谷孙等四位学界楷模荣获“学术贡献奖”;陈乔见、金理、李骏、杨力、张勇安、章元、赵
司空等7位青年才俊被评为“年度社科新人”。把发现人才、解放人才、培养人才、敬重人才、使用人才作为新常态之发端,预示着大上海在文化上重振雄风的步伐已经坚实迈出。
       ■路标二:中西之间
       从全球化和世界交往中获取灵感,当然是上海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所应有的担当。以中法建交50年互办文化年为契机,上海作为主宾城市参加第34届巴黎图书沙龙,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作家、出版人对上海作家和作品产生浓厚兴趣。与巴黎遥相呼应的上海,杜拉斯诞辰100周年影展、摄影展、对话、朗诵等主题活动,美国桂冠诗人哈斯等重要作家、诗人出席的诗歌之夜,近四十场中外作家、翻译家、诗人参加的《在另一种语言中》主论坛及对话活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裔英国籍作家维?苏?奈保尔莅临上海文学周,让申城发烧。已经举办七届的上海写作计划如期进行,九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在沪住市交流写作两个月,以中国为首的东亚文学创作引发《伦敦书评》《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等英国主流文化界关注。法国青年经济学家皮凯蒂11月份带着《21世纪资本论》到访上海,在学术界掀起“皮凯蒂旋风”。中国首部3D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在美国洛杉矶奥斯卡“圣殿”杜比剧院首映,再一次唤起美国各界对中国传统国粹艺术的痴迷热情。兼收并蓄,有容乃大。请进来走出去、频繁的互联互通和往来交流已然成为了一种常态,正在把文化上海的国际视野推至高点。

       ■路标三:思想与时代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开风气之先的上海,在思考中为精神补钙。年届84岁高龄的旅美哲学家李泽厚先生,在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主持伦理学研讨班。在沪期间,这位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界最富有原创精神的哲学家,还与陈嘉映、杨国荣、童世骏、郁振华等进行了“何谓哲学?”的主题对谈。社会科学报的专业性报道《没有过时,未被超越》,真实反映了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对思想者和思想的敬重。东方讲坛和文汇讲堂推出的“哲学与我们的时代”演讲季,八场演讲、历时半年,2600余人次现场参与,吴晓明、王德峰、张汝伦、俞吾金、童世骏、高瑞泉、陈卫平、谢遐龄、赵修义、冯俊、陈学明、孙周兴、孙向晨等沪上著名哲学教授悉数登场。“历史没有旁观者”,“哲学不是黄昏到来才起飞的密纳发的猫头鹰,而是迎着朝霞起飞的高卢雄鸡,这只高卢雄鸡必将在中国引吭高歌并把自己美妙的声音撒播到宇宙中。把旧世界留给庸人和懒汉吧,新世界是属于开拓者和创造者的”,这些话竟成为俞吾金教授最后的演讲。甲午之春的思想风暴在申城卷起,大众的哲学热情被点燃。与时代同在的上海,因思想而使文化具有了坚实的内核。
       ■路标四:自信与创新
       理论创新是一种文化自觉性的体现,是占领文化制高点的重要标志。自信与创新,作为上海文化的品格得到进一步彰显。世纪出版集团20年后再版《中国的奇迹》,盛邀林毅夫、蔡昉、李周三位作者,以及周其仁、姚洋、华生、史正富、张军、周八骏、张曙光、韦森、袁志刚、陈宪、黄益平、孙涤、潘英丽、胡汝银、左学金、张幼文等经济学家,济济一堂,共话理论创新、制度自信和中国话语。《中国奇迹》的出版意义和学术价值被重新发现,主要不在于其表达了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不一样的观点,重要的是科学预见了20年来中国的改革路径。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张维为教授“中国三部曲”的压卷之作——《中国超越》,连续数月高居畅销书排行榜首。《中国超越》对中国模式所作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分析,对中国借鉴西方、扬弃西方和超越西方所作的阐释,为当代中国的自我理解提供了重要视角,也为大国复兴时代的中国人开启了想象未来的广阔空间。由《中国的奇迹》一书发展起来的“中国奇迹”理论和林毅夫进一步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赢得了国内外经济学界的好评与赞誉。两本著作都把“中国”作为书名的关键词,并非偶然巧合和随意而为,透出来的是文化自觉所应有的立场和态度。

       ■路标五:多元之道
       精神生活的多元需求,当然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种常态,多主体、多样式、多层次、多选择,反映出文化的丰富与繁荣。以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艺术节、市民文化节、上海书展、社联学术年会、学会学术活动月、“望道讲读会”“思南读书会”“鹿鸣书汇”读书会,“解放书单”、中华艺术宫、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等常态和主题展览,勾画出一幅上海市民精神生活的常态地图。书香上海、文化上海在人们心里形成了实实在在的具体感受。多元没有让人迷茫无措,新常态下上海的精神生活之路正在被文化的七彩光谱照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兹在《名利场》杂志2015年1月号上刊发文章,标题为:中国世纪从2015年开始。这也许又是一个天才的预见,中国人为迎接这个新世纪的到来,既要有物质的准备,也要有精神文化和思想的准备,在“一带一路”枢纽点的上海,在新常态的基础上,开始充满希望和富有意义的文化创造。(上海东方青年学社副社长刘世军执笔)
 

(来源:社会科学报 2015年1月22日 第8版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