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普及 > 东方讲坛 > 讲坛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组织300多名优秀宣讲员与特聘讲师 安排445场主题宣讲活动——东方讲坛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九届市委十六次全会精神主题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

发布日期:2012-04-19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办公室                     2011年11月30日
 
 
    在市委宣传部的统一部署下,东方讲坛充分发挥群众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作用,自11月16日起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九届市委十六次全会精神主题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从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已安排讲座445场。本次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组织了300多名基层优秀群众宣讲员和东方讲坛特聘讲师,深入全市17个区县的机关、企业、街道、乡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单位,为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集中解读、宣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上海市委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和要点,在各区县、各条线推动掀起了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和自觉参与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热潮。
  一、市区联动,组建队伍,形成合力
    本次活动以有效组建宣讲队伍为抓手,通过集中统一宣讲与区域特色宣讲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市区(县)联动的工作合力,实现了宣讲效果的最大化。
    为突出群众性宣讲的及时、准确、通俗易懂的宣讲要求,东方讲坛办公室一方面按照政治素质强、理论修养深、专业知识扎实、宣讲经验丰富的标准,组织来自高校、党校、科研机构的40多位专家学者,组成东方讲坛特聘讲师宣讲团,另一方面立足基层,面向群众,深入挖掘各地区、各部门的群众宣讲资源,在短短一周内遴选基层宣讲员近300人,这些宣讲员主要是来自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局等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区(县)文化院馆负责人、区委党校教师、基层文教工作者、普通党员和社区居民。在高校资源丰富的杨浦区,大学党委宣传部长踊跃加入宣讲队伍。如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萧思健针对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准备了文化育人的相关宣讲内容,结合自己工作中的亲身体验讲文化发展;上海电力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家珉充分发挥长期从事思想工作和哲学专业出身的背景优势,深入基层,为普通职工和居民深入浅出地讲解文件精神。广大宣讲员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紧紧围绕全会决议和市委实施意见,针对基层听众关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吃透精神,认真备课,力求全面准确地向群众广泛宣传、深入阐释中央《决定》和市委《实施意见》的精神和重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展示各级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丰富成果,成为了本次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的宣讲主力军。
  二、精心组织,协同配合,有序推进
    作为本市贯彻六中全会和市委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本次主题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规模大、时间长,东方讲坛办公室统筹安排,各区(县)宣传部积极配合,有序推进,从以下三方面开展了工作:
    一是统一启动,集中培训。11月17日,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九届市委十六次全会精神主题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培训讲座在杨浦区举行,市委研究室科教文处处长安玉海为各区县宣传部负责同志、基层群众宣讲员代表近200人作首场培训讲座,帮助宣讲员准确把握精神实质,增强宣讲实效。
    二是整体宣传,形成声势。11月25日,东方讲坛办公室在《解放日报》上以整版篇幅刊登了首批315场讲座安排广告,时间跨度从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其中浦东新区和宝山区53场,松江区27场,虹口区24场,杨浦区20场,闵行区15场,长宁区、徐汇区各13场,普陀区、青浦区、金山区、嘉定区各12场,崇明区、黄浦区各11场,闸北区、奉贤区各10场,静安区5场,在全市范围内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九届市委十六次全会精神的热潮。
    三是协同配合,做好服务。各区(县)高度重视本次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落实场地、组织听众、安排讲师、反馈信息等各个环节井然有序,规范运作。崇明作为上海市远郊,非常重视本次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成立了由县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带队的基层宣讲团,集中力量组织安排群众性宣讲25场,覆盖全县18个乡镇。宝山区为克服居民分布区域广、集中宣讲交通不便的困难,送讲座到居委,将在社区居民家门口开展宣讲活动180场。
  三、立足基层,贴近群众,务求实效
    东方讲坛的群众性宣传教育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特点,既全面准确解读全会精神,又讲究宣讲艺术,切实增强宣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老百姓听得进、听得懂、听了有收获,使中央和市委精神真正入脑、入耳、入心。
    近300名来自基层各行各业第一线的优秀宣讲员结合自身经历、学习体会与感悟,联系区情、社情、民情,运用朴实的语言,通过耳熟能详的事例,将党关于文化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融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例如:青浦区宣讲员、重固镇成人学校退休教师叶志明将中央《决定》和市委《实施意见》中的要点内容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将中央和市委精神化成郊区百姓愿意听、听得懂的语言传播出去,使群众听得津津有味。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年届70的市民宣讲团团长、街道退休干部顾维安带领团员尝试 “上下结合”,既认真参加区委党校培训,读文件,翻资料,又到各个小区听取居委干部和社区居民的要求,深入挖掘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将它们与全会精神融会贯通。这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宣讲方式,跳出了“理论来理论去”的框框,既能帮助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了解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体要求,又能服务基层群众的切实需求,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受到了大家的普遍欢迎。
    紧密结合中央要求和上海实际,分层次、分需求、分对象开展宣讲,用清新朴实的语言,讲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运用生动鲜活的事实,讲清道理,解疑释惑,使宣讲吸引人、感染人,使群众通过宣讲了解任务、明确方向、受到教育、得到感悟,使全会精神深入基层、深入人心,对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将全会精神转化为自觉追求和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自觉行动,起到了良好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