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2-04-19
2011年01月27日 09:03:0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月27日电(王硕、罗争光)城市的发展为了什么?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平衡城市发展与个人进步的关系?针对此类"城市化之问",26日在上海举行的东方讲坛"华文讲堂"上,专家学者纷纷将答案指向"以人为本"。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指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得到充分体现,例如阿尔及利亚、塞浦路斯等小国的国家馆,不管是基本场馆设施服务,还是精彩的图文展览,"都在用真实的努力打动人心,让人的基本需求得以满足,让人的尊严得到体现。"他认为,这不仅是世博会展馆的要义,更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
"世博会让我们了解了城市的含义是什么,了解到了城市发展的目的是什么,'以人为本'的思想成为今后城市发展的重要理念,让我们认识到城市为人而设,城市的发展也是为了人。"周汉民说。
统计显示,我国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09年的46.6%,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也凸显出许多问题。
上海市闵行区区委书记孙潮指出,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与经济的高速发展相对的是社会发展依然滞后,"比如在我们的居民小区里,绝大多数都是陌生人,居民之间缺乏基本的沟通、交往和信任。很多社区组织发展得不好,公共设施建设依然不足。"
孙潮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在于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深度城市化,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构建、完善城市建设。他介绍说,上海闵行区在未来的城市规划中,将争取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完善医院、学校等配套设施,为居民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建立'户籍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等等。同时还将提高城市建设的居民参与度,注重民主协商。"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杨洁勉认为,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增强人与人的互动、理解和宽容十分必要。"他建议,未来的城市发展应该打造更多的宜居社区,在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