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2-04-19
来源:新民晚报 时间:2009-07-14
作者:樊明龙
那天,我们去犹他州普洛沃的一处山庄,拜访一位美国老人。天空像被洗过一样,湛蓝湛蓝。一幢幢造型别致的小楼,散落在皑皑白雪中,像是一颗颗发光的珠宝。突然,眼前出现了一幅标语,上书醒目的中文:热烈欢迎东方讲坛赴美文化展演团。更让我们惊喜的是,这幢房屋的门牌号上,也写有两个中文字:海尔。
噢,这就是海尔老人的家。年近九旬的海尔,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微笑着向我们点头。这是一位让中国人民敬佩的美国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一些不明真相的国家,对中国实行了经济封锁。在这个困难当口,海尔冒着危险,偷偷将玉米、大豆等实物,运往中国,给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很大帮助。1976年,毛泽东主席逝世,海尔受邀专程来中国参加追悼会。海尔不善言词,也不会说中国话。但是,他把对中国的爱,延续到他的儿子小海尔身上。小海尔曾在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学习和执教过,是一个中国通,现在在杨伯翰大学工作。杨伯翰大学设有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斯诺夫人海伦的研究中心,小海尔是负责人。来海尔家之前,小海尔带我们参观了这个中心和杨伯翰大学图书馆。
翌日,还是在这处山庄,我们拜访了另一位老人:93岁的泰诺。听说我们来,老人特意穿了鲜红色的毛衣。他知道,中国人喜欢红色。在他的身上,也有一段与中国人民密切相连的故事。震惊世界的“珍珠港事件”后,身为美国海军航空兵的泰诺,成为日军战俘,被押运到上海附近的一个战俘营。3年后,泰诺越狱,遭遇日军的围捕。一支八路军解救了他。他来到延安,毛泽东、朱德接见了他。毛泽东派人护送他回国,途中又遭遇日军的袭击。又是八路军救了他,使他得以顺利回国。
老人早早就迎候在门口,笑着向我们招手。我们准备换鞋进去,老人忙摇手,并且指了指自己的脚。我们一看,他穿的是一双运动类的鞋,原来他是特意穿这双鞋的,就为了告诉我们不用换鞋。老人真是一个有心人。他的夫人忙进忙出,抱出一本本照相簿。哎呀,都是一些不得了的宝贝:泰诺当年在延安和毛泽东主席的合影照片、和朱德总司令的合影照片、延安时期的一些生活、战斗场景等等。泰诺说:“毛主席、朱总司令都非常平易近人。毛很幽默,很朴素。中国人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1968年至1976年,泰诺担任拉斯维加斯市的市长。他告诉我们,中美建交后,他非常高兴,准备离任后,到北京去见毛主席、朱总司令。然而,没有想到,毛主席、朱总司令,都在1976年逝世了。他很悲伤。转眼30年过去,多少次,他在梦里回到中国。去年,老人92岁了,决定去中国看看,一切都准备好了,不料意外摔了一跤,脚踝骨折,又一次失去机会。
他的夫人一直乐呵呵的,陪在一旁。我们夸他夫人漂亮能干,老人风趣地说:“中国姑娘好,我下辈子一定要娶个中国媳妇。”我们都乐了。她的夫人立即笑着回敬:“中国小伙好,下辈子我一定嫁一个中国丈夫。”欢声笑语溢满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