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普及 > 东方讲坛 > 讲坛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东方讲坛美国见闻之一:真想立刻到中国看看

发布日期:2012-04-19

来源:新民晚报    日期:2009-07-08

作者:生键红  方文

    这次我们东方讲坛去美国进行文化展演,有3场活动分别在丹佛大学、杨伯翰大学、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康迈斯分校举办。无论是画展、演讲,还是放映宣传片,都在当地受到了欢迎。那天,在杨伯翰大学,画展结束了,我们忙着把画取下来,清点、装箱。这时候,一位个子不高的美国男青年,来到我们的演讲者面前,热切地说道:“我昨天也来了,就是想告诉你,谢谢你。你的演讲好极了,引起我许多遐想,真想立刻到中国去看看。”
    
    “真想立刻到中国去看看”,不仅是这一位美国青年的心声,也是很多美国人民的心愿。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远不如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赴美以前,丹佛大学教授、美中合作中心主任赵穗生来沪,我们征询他的意见,到时讲什么内容好?他回答说:“随便讲什么。美国人对中国文化一点不了解,讲什么对他们都新鲜,都要听的。”到达得克萨斯州时,来接我们的孙嘉明博士说:“你们是第一个到康迈斯的上海代表团,以前连经济方面的代表团都没有来过。所以,学校和当地政府都很重视。”可见,中美之间其实缺少交流,缺少了解,缺少沟通。
    
    丹佛大学是美国著名的私立高等学府,前国务卿赖斯的母校,与我国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有过多次学术上的交流与合作。那天,有100多名观众到现场听了我们的演讲。演讲结束后,现场提问非常热烈。有的问上海的历史,有的问上海怎么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有的问中国山水画有什么特点等等。会议结束后,还有很多人涌到我们面前,问这问那。甚至,有的想买我们的画,有的想到中国来学画画等等。有一位80多岁的老华侨,在演讲结束后走到主席台,与我们攀谈,他问上海的城市变化,问上海博物馆如何保存文物等等。老人是1946年离开上海到美国的,非常想念故乡。第二天早晨,我们在居住的酒店,又碰到了老人。原来,他是从科罗拉多州的另一座城市,特意“飞”过来听我们这场讲座。杨伯翰大学是美国最著名的私立大学。那天,听讲的绝大多数是这所学校艺术系的师生。师生们饶有兴趣地提问了许多关于中国画的问题。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康迈斯分校,其实是一座综合性大学。上午,我们布展时,就有一位学校教师来看画,下午开幕时他又来了。他几次对我们说,他很喜欢这些画,很想买几幅回去。
    
    我们在3所大学的演讲,当地媒体都做了充分报道。《科罗拉多州华报》是当地最有影响的中文报纸,那天它报道的标题是:丹佛大学中国文化交流受到主流社会重视。全美十大报刊之一的《丹佛邮报》以及《中美邮报》、《得克萨斯州日报》、犹他州国家电视台,也都做了报道。
    
    目前,在文化的输入和输出上,我们与美国的逆差还很大。据悉,每年在我们的荧屏上播出的外国影片多达1000余部,40%到50%是美国的。而在美国的荧屏上,几乎看不到一部中国影片。我们此次美国之行,就是想为文化走出去战略做点探索,做点贡献。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美国青年,踏上中国国土,喜欢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