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2-04-19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9-07-08
新华网上海7月8日电(记者赵兰英)记者从上海有关方面获悉,走过5年之路的东方讲坛,已成为上海一项深得人心、惠及全民的“民生工程”。
“一个面向普通百姓的公益性社会化教育大平台。”5年前,上海市委宣传部在组建东方讲坛时,便以此定位。循着这样的思路,东方讲坛在上海市各单位的配合下,如今已建起335个讲课点,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听到各种讲座。东方讲坛联合全市各高校、社科部门,组建起一支拥有2191名专家学者的讲师队伍,保证了讲座的高质量。东方讲坛还不断调整、创新选题,积累了2000多个课题,涵盖时事、政治、社会、历史,老百姓想听什么就能听到什么。
在上海大学,东方讲坛的讲座已成为最受全校师生欢迎的公共课。这所学校,每年举办各类讲座200多场。有意思的是,这些讲座已经形成系列,并且正冲破学科间的壁垒,成为文理科学生共同喜欢和向往的课堂。
汶川大地震后,浦东新区举办了“地震灾难后的心灵创伤与心理救助”“灾害事件中媒体与社会民间组织作用”“国内外综合减灾和应急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案说防范,共建平安城”等相关讲座,引导人们对城市安全、危机应对、心理救助、社会服务等问题进行理性思考。这一系列讲座,场场爆满,气氛活跃。
75岁的蒋珏老太太,是东方讲坛古美社区市民讲师团成员。从东方讲坛的忠实听众,到东方讲坛的市民讲师,蒋珏老太太无比自豪。她说,自成听了东方讲坛第一课后,就成了它的“迷”。哪有东方讲坛讲座,她就跟到哪里。有时候,会场挤满了人,没地方坐,她就拿出报纸,席地而坐。蒋珏说:“东方讲坛的讲座,贴近老百姓生活,很多话说到老百姓心里去。一些困难群体,常常能从这里获得知识、获得力量。”
统计显示,5年来,东方讲坛的直接听众已达到391万人次,二次传播受众人次超过1.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