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海徐汇区田林诗报 时间:2007-03-01
编者按:“东方讲坛在徐汇”推开一年多以来,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以下诗歌是田林社区东方讲坛听众代表的作品,反映了群众对东方讲坛由衷地赞美、在讲坛听讲座的收获、以及东方讲坛在田林社区展开的多姿风采。希望通过这组诗歌,能够帮助大家了解东方讲坛在基层的风貌,毕竟,东方讲坛在基层,就是由诸多田林社区这样的举办点组成的。
盛赞东方讲坛落户徐汇
作者:杨金龙
盛世万里景色新,赞语欢歌细细听,
东方红日长街上,方圆一览是和平。
讲天说地谈形势,坛坐专家皆精英,
落花缤纷识妙谛,户溢门纳弥芳馨,
徐徐风里人如海,汇出华夏新昌明。
赞东方讲坛
作者:徐定明
(一)
喜闻东方讲坛开,踊跃参加乐满怀;
青春增知早成才,中年充电展风采;
老人求新眼界宽,终身学习向前迈。
社会建成学习型,教育之花永不败。
(二)
专家学者上台来,演讲内容真精彩;
不断充电今实现,观念更新受青睐;
释疑解惑亮胸怀,高瞻远瞩向未来。
共同语言日益多,和谐之花齐心栽。
以下歌谣系周永林创作:
百姓讲坛畅想曲
——赞东方讲坛在徐汇
来到东方讲坛会场,
我怀着亲近真理的愿望;
台上百位名家教授那醉人的演说,
紧拽着台下数万名听众思绪飞扬。
轻视学习的昨天,
给人留下难以忘却的创伤;
如今知识荒芜的情景,
已从人们脑海里一扫而光。
强劲的宣传文化冲击波,
在现代社区激荡;
悦读带来的欢乐与精彩,
催动多少社会人如雄鹰振翅飞翔。
“从摇篮到拐杖”的理念,
已深深扎在百姓心上;
街镇处处有明亮的教室,
家家户户传出键盘滴答、书声朗朗。
举办点是群众凝聚力的摇篮,
她能汇聚无穷智慧和能量;
啊,登上双塔顶眺望(注)
徐汇正辐射着独特的和谐之光!
(注):“双塔”指徐家汇港汇广场上的双塔建筑。
赞东方讲坛八韵
请到东方讲坛来,讲坛热闹有风采。
不夜城中新景致,知识海洋会俊才。
会俊才、会俊才,专家教授畅胸怀。
论情论法论天地,文明路上花常开。
春来徐汇万象新,形势讲坛论国情。
百业兴旺添憧憬,万谷丰登无刀兵。
楼宇参差风光好,朋友远近颂昌明。
件件桩桩皆喜讯,问君谁不生雄心。
夏来徐汇景致好,普法讲坛人气高。
窗外小车穿花去,堂内五色聚老小。
法规法纪剖明细,祸福是非身边找。
自由国度出秩序,维权今日学消保。
秋来徐汇桂飘香,科普讲坛谁最忙。
区长局长台上坐,衣食住行红探详。
中年壮年急充电,爷爷妈妈学上网。
风云际会斗龙虎,全民共写大文章。
冬来徐汇风剪剪,养生讲坛入悠闲。
教授侃侃析命理,专家滔滔论延年。
饮食有序百病少,劳逸相得体如仙。
天花纷纷识妙谛,寿比南山乐无边。
楼山灯海幻彩虹,礼化讲坛借东风。
八荣八耻新标志,村现村约墨迹浓。
诚信谦恭真君子,仁爱大度能宽容。
中华传统牢牢记,百姓和谐享大同。
明街敝巷花盈门,戏曲讲坛送芳芬。
越腔梁绕悲喜剧,衣褶光摇今古春。
笑声掌声同称好,名角粉丝共一城。
时移不忘稀国粹,艺种入土永传承。
港汇广场万体馆,霓虹幻处风不寒。
民心工程新举措,知识海洋一渡船。
长征路上勤跋涉,丝竹声中赏河山。
诗人多情深深赞,东方讲坛天地宽。
找名 人
过去找名人,到处乱托人;
踏破三双鞋,差点掉了魂;
求知解惑难,学向皆不成。
现在找名人,不必开后门;
社区有平台,名人走上门;
只见居民赞,东方讲坛神。
东方讲坛到田林
东方讲坛到田林,和谐之声多知音,
社区教育开红花,心香一瓣百姓情。
讲坛一开喜气旺
太阳一出亮东方,讲坛一开喜气旺,
百万市民学知识,男女老幼志高昂,
文化撑起社区魂,城市精神放光芒。
请到东方讲坛来
请到东方讲坛来,欢聚一堂多出彩,
历来名家档次高,如今沉到社区来,
你来我来大家来,开展学习大竞赛,
昨天声声讲发展,今天句句说和谐。
(以上诗歌、歌谣均转载自2007年3月1日《田林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