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普及 > 东方讲坛 > 讲坛动态 > 媒体报道 > 正文

东方讲坛:塑造宣传文化品牌

发布日期:2012-04-19

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05-10-1

光明日报记者 曹继军
 
东方讲坛:塑造宣传文化品牌
——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潘世伟
 
 
  上海有多大,东方讲坛就有多大;群众在哪里,东方讲坛就在哪里——2004年5月东方讲坛诞生之时,主办者播下了这样的愿望。

  现在,这个愿望正在一步一步实现。东方讲坛自开办以来,已经设立讲座举办点138个,拥有签约讲师601名、加盟讲师134名,举办各类讲座2065场,听众近80万人次。目前,东方讲坛已经成为上海建

 
设学习型城市的一个普及性、公益性、社会性、标志性的文化品牌项目。

  诞生一年半,火遍上海滩。东方论坛成功的“秘诀”何在?记者为此走访了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潘世伟。

  问:东方讲坛的创办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当时基于怎样的考虑?

  答:进入新世纪后,“讲座热”逐渐成为上海这个大都市特有的社会现象。因此,在社会教育体系方面打造一个直接面向大众的讲座平台就显得尤为迫切。可以说,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东方讲坛是应运而生。

  东方讲坛的创办,反映了新时期上海市委和市委宣传部在宣传思想工作的体制机制上的新探索,是在社会化宣传思想工作新阵地建设方面一个积极、主动的新尝试。东方讲坛通过对全市讲座资源的整合,探索主动改进教育、引导人民大众的方式,让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通过讲座的形式,渗透到大众参与的教育活动中,渗透到面向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中。

  上海市委和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是东方讲坛能够较快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东方讲坛酝酿、推出和发展过程中,上海市委和市委宣传部的有关领导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给予了直接、具体的指导和支持。

  问:东方讲坛吸引了广大听众,它的运作过程有什么特点?

  答:首先是模块式课程、导向式引领。东方讲坛对讲座课程进行模块式的设计,组成各种专题性的系列讲座,既有鲜明的主题,又有较强的系统性,让科学理论通过各种专题讲座,渗透到广大干部群众头脑中去,发挥其解惑释疑、凝聚人心的引领作用。比如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东方讲坛组织了“深化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专题系列讲座,拟定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等10个讲座题目,并建立了由50位特聘讲师参加的宣讲团。这些讲座受到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热烈欢迎,讲坛办公室的预约电话铃声不断。在上海第一、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东方讲坛共举办讲座342场,覆盖近600个单位,党员直接听众达10万多人次。

  其次是社会化共建、开放式共享。东方讲坛是整合社会资源,在社会化共建基础上构筑而成的。600多人的讲师队伍从各高校、社科院、党校、军队院校和各学会等单位选聘。为了保证讲座质量,东方讲坛办公室经常举办讲师沙龙,组织他们进行学习交流和集体备课。辐射全市各区县、高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的138个举办点则利用各基层原有的硬件设施建立。各举办点都接受社会听众的电话预约,保证听众免费参加各场讲座。社会化共建大大节约了东方讲坛的运行成本,达到了资源的开放式共享。

  第三是交互式讲授、人性化服务。经过广泛征集、反复遴选,东方讲坛形成了两批上千个讲座选题,包括世情国情市情、形势政策和社会热点、人生发展和道德成长、教育和管理、历史文化、经济金融、法律知识、艺术鉴赏、国防知识、健康养生等10大类,供各举办点安排讲座时选择和参考。讲座内容还常常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度身定制”各类讲座,得到了各界人士广泛好评。如著名指挥家陈燮阳讲解古典和现代交响乐时,近千名听众把原来只有700个座位的音乐厅挤得水泄不通,连走道上都坐满了人。讲座持续三个小时还欲罢不能。

  问:对东方讲坛,有这样的评价:构建了上海最大的讲座平台,组成了最大的讲座网络,汇聚了最大的师资队伍,拥有了最多的题库资源,形成了最大的听众群体,打造了最受欢迎的标志性文化品牌。

  答:东方讲坛不仅在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也对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各级党校、各社区的形势政策教育起了重要的引导作用。许多单位通过报纸刊登的讲座信息,确定本单位形势教育的主题,邀请讲坛的讲师讲课。

  东方讲坛还积极为党和政府与广大市民的沟通创造平台,架起桥梁。如上海市规划局今年设想与普通市民进行一次沟通对话,宣传上海城市的远景规划,征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经讲坛办公室和有关单位共同策划,今年6月在上海图书馆举办了“东方讲坛·上海城市规划系列(四讲)”,由规划局领导和总工程师向市民描绘上海未来的发展蓝图,引起了市民的极大兴趣,听讲票当天就基本领完,后几场不得不调整会场,增加座位。

  问: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和年轻品牌,东方讲坛今后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答: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质量,不断创新、加强规范。初步打算如下:1.规模化发展。通过一年半时间的努力,实现市中心区的全覆盖和郊区的基本覆盖,并逐步向大型企事业单位和重点高中延伸;2.品牌化打造。进一步改进模块化的课程品牌,不断使之与规模扩大与持续发展相适应。通过建立名师工作室,形成和发展声誉良好的师资品牌。3.专业化提升。不断丰富讲座内容,在原有社会化教育为主的基础上,注意发育“经典艺术”、“走近大师”、“学术热点”等高端讲座,满足高层次人群的需求。同时积极开发讲座的衍生产品,使精品讲座发挥更大的传播效应。4.连锁化发展。通过点与网结合统一管理,提供内容支撑、资源支撑和经营支撑。因此,东方讲坛要更为重视连锁、联网、统一、标志、品牌等运作和管理模式,走社会化、品牌化、连锁化发展之路。5.社会化招标。采取公布课程、选题等方式,向社会各界、海内外人士招标,让民众能够聆听到国内的大师,甚至是海外大师的声音,真正体现东方讲坛贴近群众、服务大众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