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文化 > 正文

江南文化讲堂:文人雅集与江南曲艺

发布日期:2021-09-19

 

    9月17日晚,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上海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江南文化讲堂(第二季)第四期在上博举行。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唐力行、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胡建君围绕“文人雅集与江南曲艺”的主题,分别以《苏州评弹的前世今生》《我有嘉宾鼓瑟鼓琴——从江南文人雅集说起》为题作了精彩演讲。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等以《评弹——心目中的江南》为题,进行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评弹的现场赏析。嘉宾精彩的演讲内容和评弹表演《赏中秋》、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演唱有机结合,整个上博报告厅这晚俨然成了一场现代文人雅集的场所。

 

 

    唐力行认为,苏州评弹是中国曲艺的兰花,中国最美的声音,也是江南曲艺的代表,对于江南文化的整合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江南水乡水网密布,评弹艺人行装简单,评话艺人只需醒木和折扇,弹词艺人则背一琵琶或弦子即可搭船成行。评弹的演出场地也极简单,村落集市的茶馆设一桌一椅(或二椅)即可开讲。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口流动小,演毕就要变换场地,而且数年内不会再重复莅临,这就是评弹的走码头评弹艺术借着走码头,深入江南的每一个细胞中去。苏州评弹沿着江南水网形成一个庞大的文化网络,渗透到江南的每一个细胞形式,强力地影响江南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审美观、社会价值观。

 

    唐力行指出,评弹就成了精英文化实现平民化转向,并推广至基层社会的重要文化传播形式。近代以来诸多社会精英都发现了这一点,将评弹视为推广实施“民众教育”的重要手段,但却忽视了评弹的另一特性。评弹的艺术特征决定了她并非单向的精英文化输出工具,而是精英文化与平民文化的有机结合,是江南社会结构在文化层面的反映,是江南民众喜闻乐见的原因。

 

 

    胡建君从自古以来依托于诗文书画闲适氛围的文人雅集入手,娓娓而谈。她认为,无论纵情山水之间,还是畅怀居室一隅,近代江南文人雅集既是旧时文人为缓解科举压力而进行宴饮酬唱的风习,也是一种轻松的音韵学训练,更是感时抒怀、同气相求的交流范式。

 

    胡建君认为,在秦汉魏晋时期,崇尚宴饮游观等宫宴型园林雅集与山水游赏的雅集活动;隋唐文人雅集有进一步发展,私家文会多有出现;宋代文人基于崇雅观念及日常生活的文人化与精雅化,把诗酒相得、谈文论画、宴饮品茗这样的日常生活定型为一种雅化生活范式;宋以后的文人雅集类活动组织,以琴棋书画为媒介的活动形式最为常见,多见诗画相酬、观演戏曲、赏鉴文房、清谈论道等活动;明以后,社会生活趋于休闲化和娱情化,人们更加追求山水之乐,文人雅集在江南地区更是盛极一时。雅集活动在江南文人画家笔下也多有表现,营造出独特价值原则与独立图式系统以及自成格局的人文气象。当下快节奏中,在理想渐行渐远的年代,作为一种风雅的生活范式与文化现象,形式多样、意义纯粹的文人雅集值得后人追慕、效仿与研究。

 

 

    高博文认为,评弹在江南的扎根和浸润,深刻影响着江南人的性格、社会风尚和价值理论。随着评弹艺人王周士在乾隆召见名声大振之后,评弹开始迅速的发展、传播、扩大影响,出了一批流派。上世纪初,评弹中心开始向上海转移,一方面做生意的人都到上海,上海人也听得懂苏州话,而且当时的移民都是江浙移民多,到了上海人人都听得懂你的话,评弹对场地的要求又不高,所以它到上海来是得天独厚的。向上海转移之后,以前说书先生叫走码头,现在不得了,一书场,二电台,三堂会,四唱片,所以当时上海给了评弹这方水土,这个是影响巨大的,从电台产生了很多的流派、唱腔。

 

    高博文认为,评弹发源于明末清初,今天还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说明它的底蕴深厚、内涵丰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6岁开始听评弹,他一生的政治智慧和评弹大有关系;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先生,他的小说中有很多都借鉴评弹的书目的技巧和艺术性;我国一大批外交官们对评弹情有独钟,评弹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给这些外交官们非常深的启迪。我们不仅要把老一辈的流派及长篇传承好,也要把评弹艺术发展好。

 

 

    评弹赏析过程中,上海评弹团国家二级演员陆嘉玮和陶莺芸用传统方式演绎了《赏中秋》,高博文团长则重新用评弹曲调作曲并为观众演唱了既有当代的味道,又有古代的韵味的苏轼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专家们还有现场的听众进行了互动与对话,使大家对“文人雅集与江南曲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来源 ▏办公室、澎湃新闻       编辑 ▏许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