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文化 > 正文

古代“江南才子”与江南人文——“江南文化讲堂”第二季第三讲在“人民网”直播举行

发布日期:2021-08-11

    8月9日下午,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上海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江南文化讲堂(第二季)第三期在上海博物馆举行。为防控聚集性活动传播病毒的风险,本期讲堂由线下改为线上,以“人民网”直播的形式向公众播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骆玉明,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凌利中分别以《江南文化与明代江南才子》和《江南文化中的水墨写意精神——从上海“吴门前渊/先驱”至徐渭》分别作了精彩的演讲。本次直播共吸引近42万人次观看。

 

 

    骆玉明对“江南”“明代”“才子”三个词进行了分别阐述。他认为,中国古代传统社会是一种与农业文明相适应的结构形态,它的中心是皇权和官僚系统,对于读书人来说,通过科举进入官场,几乎是人生成功的唯一道路。到了明代中后期,主要是在江南地域,出现了城市的繁荣,手工业和商业的兴旺,由此也萌发出新的思想文化与艺术,于是我们看到一些新型的文人。他们一方面遵循士大夫文化传统,力求“学而优则仕”。但是当这条道路不顺畅或不能令人满意时,他们会面向城市经济、商业社会,依靠自己的文学与艺术才华,从那里谋得生活资源和人生成功的满足。由于摆脱了对封建政治权力及意识形态的依赖,他们的生活态度更加自由放任,他们的艺术也更多地表现出活跃的个性,这些人常常被称为“江南才子”。

 

    骆玉明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一个现代方向转化的过程里,江南文化起了一种独特的作用,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诞生了像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渭这样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的创造体现着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当中一个关键阶段的创造力量。而值得我们珍爱的就是这种艺术当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凌利中从花鸟画的宋元之变、元代“墨花墨禽”、上海“吴门前渊/先驱”以及从“明四家”到“青藤、白阳”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宋画是古典主义绘画的高峰,崇尚自然,形神兼备。元代以降,“墨花墨禽”始兴,从“设色”到水墨为主,从“画”到“写”,符合表现文人淡泊心境的写意精神。明初以宫廷画为主流,画风以两宋院体为尚,至明代中叶,吴门画派如沈周、唐寅、陈淳至徐渭的崛起,接续了元末文人画的余续,画法上更加写意,主要表现艺术家内在的性情与气质,使得写意花鸟画的文化性和绘画性得以高度统一。

 

    凌利中认为,诗性的江南(尤其是太湖流域)是中国文人大写意花鸟画得以孕育、生长与别开生面的主要地区。徐渭的大写意既暗合了中国花鸟画科的本体发展规律,又将晚明崇尚“心性真情”的文艺观融入绘画创作,并找到了与其个性相为般配的表现形式。将笔墨从物象造型中独立出来,物我合一,抽象的笔墨与艺术家本人的文化气质融合无间,真正意义上将中国文人画中的写意精神通过花鸟画得以体现,完成了中国文人花鸟画史从客观表现到主观表现、从自然主义走向表现主义的使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他还结合“万年长春:上海历代书画艺术特展”中的相关材料与学术观点,从上海“吴门前渊”中寻觅对“青藤(徐渭)、白阳(陈淳)”,亦包括对二人师长辈——沈周、文徵明、唐寅等产生影响的元末明初上海艺术家的身影,使大家对大写意花鸟画科的主要渊源及其发展脉络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供稿 ▏市社联办公室       编辑 ▏许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