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海市社联对口帮扶遵义市社科联合作交流工作座谈会在遵义召开。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解超出席座谈会,遵义市社科联主席、市委讲师团团长邓彦主持座谈会。
上图: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上,邓彦重点就四年来上海市社联对口帮扶遵义市社科联工作情况作了回顾。邓彦指出,四年来,沪遵两地社科联对口帮扶合作交流工作成效显著,尤其在遵义市社科联承担的遵义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黔北讲坛”栏目的打造上,精心安排、悉心组织,遴选上海专家学者赴遵开展宣讲活动,在助推遵义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上发挥了哲学社会科学重要作用。邓彦表示,下一步希望继续得到上海市社联的帮扶支持,进一步深入、系统、全面的开展合作交流。
解超指出,遵义和上海都是红色城市,在党的发展史上都有着特殊地位。这次上海市社联代表团到遵义来,一方面是与遵义的同志共商在深入落实十九大精神,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背景下,努力提升文化帮扶的针对性、有效性的内容、方式和途径,同时也是一次重温革命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机会。解超强调,上海市社联自承担对口帮扶遵义市社科联的重要工作任务以来,党组领导十分重视,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帮扶的项目、内容及落实措施,要求有关处室结合遵义社科联所需,用好上海社科资源,主动对接,积极作为。
解超谈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上海正在开展四大品牌建设,其中文化品牌建设以建立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三大品牌为抓手,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加速建立现代化文化大都市。遵义是一个历史名城,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当下的扶贫文化等都具有鲜明的特点, “东方讲坛”对接“黔北讲坛”等文化帮扶项目应与当地的文化特点、与新形势下的使命要求、与新媒体等技术手段紧密结合起来,使得文化帮扶工作更为扎实、有效。解超表示,为助力遵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上海市社联还将争取上海有关部门的支持,为遵义社科人才培训提供帮助;在决策咨询方面,双方可共同策划联合举办主题论坛等等。会上,解超还介绍了上海市社联近期开展的部分重点工作。
在遵义,上海市社联代表团一行还瞻仰了红军山烈士陵园,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纪念馆,(上海)大夏大学旧址,走访了绥阳县大路槽乡贫困村,并就在文化帮扶过程中,如何与遵义的红色文化、“文军扶贫工程”等有效地结合起来,与遵义地方的相关部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上图:走访贫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