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13点,“社科论坛”第五十讲在校本部J202 方润华大讲堂如期举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复旦学院副院长王德峰,为上大师生带来一场名为“哲学与人生”的哲学·魅力系列讲座。前来参加本次讲座的有社科学院院长王天恩、副院长欧阳光明、学院党委副书记魏宏以及哲学系教师陈新汉、吴德勤、宁莉娜、徐琴、沈海燕、吴立群、彭立群、尹岩、彭学农、朱承、张艳芬、张亚月、刘晓涛、曹青春、刘冰、赵志静、申小翠、陆耀峰等,全校近500名师生共睹“哲学王子”风采,王天恩院长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王德峰教授通过联系自己人生的意义问题,将哲学引入大家的视野,并列举了三个最难的精神领域,即“艺术”、“宗教”和“哲学”,来阐发自己对于哲学的坚持与热爱。目前国学的兴起,恰因西方科学不能解决世界上所有的问题,人们认识到了哲学作为精神支柱的重要性。为了深入分析,王德峰教授从语言学角度出发将哲学解释为爱智慧,以禅宗六祖慧能为例,将智慧与知识区分。智慧表现在禅宗里,是与虚无的默契;表现在道家那里,是与自然的默契;表现在儒家那里,是与亲情的默契。西方智慧的特征表现为提出一个设想或推算,找出事实经验与之相符合。因为西方哲学是建立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的,与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和毕达哥拉斯学派数字的宇宙观具有密切联系。王德峰教授总结出,西方哲学锻炼人们头脑,中国哲学滋润人们心灵,并呼吁在这个时代让我们的心灵在中国思想中得到滋养。在随后的提问环节,同学们向王德峰教授提出心中的疑惑,王教授对这些提问一一给与了详尽的回答,令同学们受益匪浅。
最后,王天恩院长有感而发:一个没有上帝约束心灵的中国靠的就是哲学,“无论等待多久,中国都要随时准备在世界舞台上演奏第一小提琴”。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