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2-04-18 来源:上海大学宣传部
3月24日,“东方讲坛•院士风采系列”讲座第二讲在上海大学开讲,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原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作客上海大学,畅谈“从‘八荣八耻’看青年成才”。该校近400名师生和部分社会听众聆听了这场讲座。
杨福家院士是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84 年被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87年至2001年担任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美国 Vanderbilt 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创价大学名誉科学博士,纽约州立大学名誉人文博士,香港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美国康涅狄克大学名誉博士,丹麦哥本哈根尼尔斯•玻尔研究院、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美国新泽西州鲁特格斯大学及日本东京大学客座教授。他又是一位杰出的大学领导者,曾任复旦大学校长(1993-1998),自1996 年起担任世界大学校长执行会执行理事,2001年起担任诺丁汉大学第6任校长,是第一位在西方大学里担任要职的中国人。
杨福家院士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谈起,引用了中外各大高校的校训,结合大学精神、大学文化的构建以及中外科学家的成功历程,生动、形象地阐述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青年人成才的关键作用。他还从中外高等教育的对比中,分析了高校学校定位、教师选拔、育人环境、办学体制等方面的特点,对高校如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作了精彩的阐述。他认为,大学是群英汇集的地方,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与群英相聚,在人类知识的宝库里,在大学精神弥漫的氛围中,探索奥秘,追求真理,付之实际,实现梦想,而大学的精神的塑造必须体现“八荣八耻”。
最后,杨福家院士还回答了现场部分同学的提问。他强调要成为创新型国家,青年人的责任重大,要继续努力,牢记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与思想修养,使得我们古老的中国能够真正在世界上站起来,站得直,站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