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2-04-18
宝山区泗塘新村街道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属居民居住区,曾以“张庙一条街”响誉上海。当时,这里居住的以国有大型企业的领导、科技人员和职工居多,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准。随着岁月的流逝,诸多因素发生了变化,地区内人员成份有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三多”,即离退休人员多、老年人多、外来人员多。常住居民24419户,总人口56222人,其中女性29907人,占53.19%,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口13728人,占户籍人口的25.4%,另外列入管理的流动人口有15515人。辖区内无高等院校,无市属、区属大型文化设施,社区高层次教育资源贫乏,居民文化生活内容相对单调,但居民对文化知识的需求却很强烈。东方讲坛的出现对我们来说无疑是冬日里的阳光,照亮了社区,温暖了居民。街道党工委一班人十分重视,将“东方讲坛”的进驻,确立为“招坛引智”,认为东方讲坛有利于地区居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文明社区的创建。同时,在改进街道文化服务中心会场设施后,向东方讲坛办公室申报举办点。现已成功的举办了三场讲座,场场爆满,许多听众说:“东方讲坛真好,给了我们第一次与在报纸上才能见到的专家、教授面对面的机会,听他们的讲课过瘾、解惑”。现将本街道东方讲坛举办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正确定位
“招坛引智”和“居民说好才算好”虽成为街道党工委一班人的共识,但申办东方讲坛的当初,一方面我们深感来得及时,解决了长期以来社区教育资源贫乏的困扰,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担心这种讲课方式适合不适合社区居民,会不会有人听?题目如何确定?听众如何组织?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采取了居民抽样问卷调查、访谈,分析本区居民的文化素质、学习方式、兴趣爱好、经济收入、家庭生活知识疑问等情况,以及征求社工站工作人员意见等形式,摸清“家底”,找准切入点,经过反复讨论形成了本街道举办东方讲坛的定位,即服务居民、提升文明、增长知识、科学生活,这也正与东方讲坛的创办宗旨不谋而合。
二、建立机制
一是落实责任制。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分管负责,宣传科长具体负责讲座的组织落实工作。如做好选题的申报、会场设备的检查、讲课老师的联系及接送、听众的落实、预约电话的接听和记录、听众意见的收集与反馈等各个环节的落实工作。由于落实了人员,明确了责任,保证了东方讲坛在我街道的顺利举办。
二是成立选题策划组。每一期讲座,我们都从社区实际需求出发,选取贴近老百姓感兴趣、有需要的课题。由街道宣传科牵头,并选择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热心公益活动、策划能力较强的居民组成选题策划组,定期进行听众需求调查分析,采取点“菜”送“货”的方式,找准了居民听课的“口味”。如第一场讲座举办前,我们从调查中发现,社区中离婚、再婚现象较多,夫妻财产问题、丧偶后与子女之间的财产纠纷、住房矛盾问题、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等问题严重。所以选题策划组就向街道建议,选择“从夫妻财产问题谈谈新婚姻法”作为第一堂课,由讲坛办公室请了华东政法大学的许莉教授讲课。在她由浅入深的讲解中,课堂上200来人的听众是鸦雀无声,有的还一边听一边记,尤其是中老年人。在教授与听众互动时间中纷纷提问,请教授帮助答难释疑,整个场面井然有序,教授还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给听众,居民们反响十分强烈。尤其东方讲坛讲座信息在报纸上刋登后,来自虹口、杨浦、徐汇等区的居民及本区其他乡镇的听众纷纷来电要求来我街道听课。第一课的选题,就赢得这么好的效果,也给我们如何选题确定了方向。从中我们也领悟到只要选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就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在此基础上,第二场我们选择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长杨雄博士走入了我们社区,他从马加爵案引入如何教育未成人的问题,从孩子的心理、生理、社会、家庭、上网等分析未成年人的心理变化,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率的增长原因,如何加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这两场讲座场场爆满,取得良好社会反响,“能在社区听教授讲课,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还帮助我们消除了心中的疑惑,真是太好了,希望你们街道多举办一些。”这样的听众反映越来越多。
三是建立讲座宣传网络和听众组织网络。怎么样才能把居民吸引到课堂来,让本街道的居民家喻户晓?我们积极整合社区资源,建立了联络员信息网络。街道宣传科、17个社工站、9个新村1500个楼组和1个社区学校、17个分校环环相扣,形成网络。通过电话、宣传栏、小黑板等形式,传播讲座信息。每次讲座都由下而上地进行听众人数的登记统计,然后由街道宣传科统一安排座位。通过上下联动的网络机制,居民们对东方讲坛由陌生到熟悉,参与的热情高了,兴趣浓了。如在我们举办的“当代女性的形象和素养”讲座中,听众在听完专家详尽的讲课后,因预先有所准备,或是联系自身情况,或是针对上课时未理解的部分,纷纷提出各自的问题,由老师进行针对性回答解疑,达到教学的互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三、形成特色
东方讲坛是上海宣传文化领域的一个新生事物,体现了上海宣传思想战线改革创新的精神,适应了上海现代化建设和城市文化发展的现实要求,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由于社会转型,居住在我们泗塘地区的“单位人”向“社会人”角色转换数量颇多,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感和认同感也在逐步增强,人们开始习惯于在小区内生活、学习、休闲、娱乐。针对我们街道的居民特点,讲座的服务对象明确了,居民的需求明白了,形成我们街道的讲座特色也就明朗了。定位正确、特色明显、居民满意,是我们的努力方向,在举办讲座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将根据听众对象和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努力适应,使东方讲坛在本街道生根、开花、结果。
2005年是我们宝山区实现“三年中变样”的落实年,也是泗塘新村街道“加快发展、实现变样”的关键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提高执政能力”的目标,以组织开展好东方讲坛为抓手,努力营造一个知识涵养高、文化素质高、道德情操高的和谐社区。
200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