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华东师范大学:(0507)关于“可译/不可译”的形而上与形而下思考

发布日期:2014-04-22

报告人:高  宁 教授
时间:5月7日(周三)13:30
地点:闵行校区图外语楼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高宁,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日语系教授、博导,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60篇,出版专著2部,先后有4部翻译教程获省部级优秀教材一、二、三等奖和社科三等奖,2003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报告内容提要:
对于“可译/不可译”的讨论,历来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在形而上学的层面进行探讨,另一种是从形而下的视角开展研究。也有一些研究是借形而上学之名,行形而下之实。不过,把形而上与形而下结合起来研究“可译/不可译”的论著则不多见。为此,本讲座从前期研究里接过一个引起“可译/不可译”争论的译例——“静夜思”及其英译,从形而上与形而下视角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主讲人认为在形而上学层面,可译性是第一位的,可译/不可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可说/不可说之上。不可译性则更多地体现在形而下层面。可译之度不仅关涉不可译,同时也关涉可译。理解这一点,对于今后的译学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皆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