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华东师范大学:(0417)文本社会学和文学语言的体制化

发布日期:2014-04-14

主讲人:齐马(Peter V. Zima)教授(奥地利克拉根福大学教授,德语区文本社会学、比较文学学者)
时间:4月17日  14时30分
地点:闵行校区图书馆报告厅
主讲人简介:齐马(Peter V. Zima),奥地利克拉根福大学教授,德语区最具有国际影响的文本社会学、比较文学学者之一。1998年入选奥地利科学院通讯院士,2010年入选欧洲科学院院士。早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社会学和政治学,后在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巴黎4大、巴黎1大攻读文学社会学,以对普鲁斯特、穆齐尔、卡夫卡等的研究在巴黎4大、巴黎1大先后获博士学位,亲炙于戈尔德曼、格雷马斯、罗兰•巴特等大师,也曾在比勒费尔德大学和德国社会学家卢曼短期共事。37岁即任克拉根福大学比较文学讲座教授,直至2012年退休。齐马是高产学者,用德、法、英等文撰有专著28种,编著11种,著作《意识形态和理论》获Woitschach研究奖。
报告内容概要:不同于重点探讨主题、哲学内容和人物角色的传统文学社会学,文本社会学试图在“社会方言”和“话语”的语言结构层面连接文学和社会。本讲座欲呈现“社会方言”和“话语”的体制相关性,以及作家团体和单个作者借助何种手段令其个体性语言获得公众承认。所讨论的模式包括:1.几份未来主义宣言,它们旨在和政治宣言竞争,并将一种新语言引入文学体制;2.罗伯•格里耶、索勒斯等人发表于《太凯尔》的几份纲领性文件;3.普鲁斯特和卡尔维诺这类单个作家,他们在作品中反思新的书写模式和后现代艺术自治,借此实现现代主义(普鲁斯特)和后现代主义(卡尔维诺)小说的体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