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制度的选择与利用:捐纳制度与前近代中国社会

发布日期:2014-03-07

讲座:制度的选择与利用:捐纳制度与前近代中国社会

主讲人:伍跃  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法学部教授
主持人:
茅海建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员
开始时间:2014-03-12 15:00
讲座地址:闵行校区历史系1206报告厅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报告人简介:
    伍跃,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法学部教授。先后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学士,1982)、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1984)、京都大学文科研究科(博士,1998);亦任职于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善本部(1984-1991)。主要著作有:《明清時代の徭役制度と行政制度》、《中国の捐納制度と社会》,中译本为《中国的捐纳制度与社会》。另有学术论文数十篇。 
 
报告主要内容:
    卖官作为一种政治制度在世界历史上是一种普遍现象。除中国之外,它曾经存在于东亚世界的日本、朝鲜、越南,西欧的英国和法国,乃至西班牙统治下的美洲大陆。此外,十字军时代欧洲天主教会贩卖的免罪符和当今美国的分肥制(spoils system,或曰政党分赃制)从权钱交易的角度来说也具有卖官的要素。不过,中国明清时代的捐纳制度与世界上其他同类制度相比,有如下特点,即它跨越了明清两代王朝和汉满两个统治民族,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一直延续了将近五百年。而且,该制度也得到了来自社会、尤其是广大庶民的支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中国明清时代的捐纳制度视为人类历史上同类制度中的一个特例。因此,通过对中国捐纳制度的研究可以加深对中国社会、乃至人类历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