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话语体系 > 正文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浦东论坛——哲学话语体系建设”举办

发布日期:2022-07-24

    7月23日,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协调会议办公室、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人学学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国逻辑学会、中国伦理学会、中华美学学会、国际易学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协办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浦东论坛——哲学话语体系建设•2022”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线上会场同时举办,这也是浦东论坛创立以来第五次举办。论坛主办方邀请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深圳大学、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和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全国和沪上高校、党校、科研机构的哲学名家出席大会作学术演讲。

 

上海会场

 

北京会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高培勇研究员,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机关党委书记曹文泽教授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主持论坛开幕式。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刘靖北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李友梅教授、常务副院长赵克斌等出席开幕式。

 

 

    高培勇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和灵魂在于“中国特色”,之所以冠之以“中国特色”,就在于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要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简单地以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标准和样式,而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新路。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善于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

 

 

    徐炯在讲话中指出,哲学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要善于把握时代脉搏,勇于直面现实问题,积极深入实践深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术话语体系。要切实增强深入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系统化构建,推出一批具有理论重量、思想分量、话语质量的理论成果。

 

 

    曹文泽谈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哲学用哲学系列重要论述的体会。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必须牢牢掌握和运用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回应实践要求,解答时代之问。运用哲学思维对各种问题作出全面深刻分析和思考。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开放包容,指导党的理论不断创新发展。科学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王为松表示,浦东论坛聚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领域,始终致力于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学术、话语体系构建。6年多来,论坛聚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领域,成功举办四届,日益成为国内思想界和学术界的一个综合性、标志性、品牌性高端论坛。今后,上海有条件、有义务、有责任、有信心,持续拓展浦东论坛的思想高度、学术深度、论题热度、舆论向度,把论坛的思想性、学术性、综合性、前沿性不断提高到新水平。

 

 

    大会主旨发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社会政法学部主任、上海研究院院长李培林主持。

 

 

    十三届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终身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王伟光作大会主旨报告。王伟光在报告中指出,创新发展中国特色哲学,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是总结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哲学表达的必然要求,是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竞争力和经济政治实力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哲学大厦,应当是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灵魂、为旗帜、为指导的创新体系;应当是以理论创新为核心,包括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相统一的创新体系;应当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话语为一体的创新体系。中国特色哲学创新体系是由学科创新体系、学术创新体系和话语创新体系构成的“三位一体”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是内容,哲学话语体系是形式,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大会主题发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立胜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冯颜利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研究员作题为“通史精神与中华文明生命力”的主题发言。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顾红亮教授作题为“修养话语与修养功夫”的主题发言。中国人民大学郭湛教授作题为“话语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和‘中心’问题”的主题发言。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副理事长、韩震教授作题为“国际话语互动需要遵循相互同情理解与和而不同的原则”的主题发言。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教授作题为“论儒家的秩序形上学”的主题发言。北京大学哲学系系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仰海峰教授作题为“哲学的历史性规定”的主题发言。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复旦大学吴晓明教授作题为“当今哲学的时代任务”的主题发言。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原副书记、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哲学研究所所长欧阳康教授作题为“当代中国哲学话语体系的多维元素、时代语境与创新路径”的主题发言。中山大学哲学系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徐俊忠教授作题为“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构,学界需要戒除学术教条主义倾向”的主题发言。

 

    本次浦东论坛在线上设立12个分会场,为近200位全国哲学界专家学者,和广大哲学工作者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深入探讨中国特色哲学理论话语体系建设的路径与方法。研讨内容涉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自然辩证法、中国哲学、人学、外国哲学史、现代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易学等领域。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与会专家表示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任务,为新形势下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指明方向。2017年7月,第一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浦东论坛”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召开,迄今为止已经围绕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文学、历史学的话语体系建设,成功举办四届。论坛邀请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到会开展深入研讨,取得了良好的学术与社会效应。今后,浦东论坛将继续围绕人文社会科学主要学科领域,开展系列主题研讨活动,为打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作出贡献。

 

 

 

供稿 ▏科研处     编辑 ▏许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