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6-18
2024年5月22日下午,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研究会在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城市运营管理学院A楼310室,与本会理事单位上海城建职业学院联合举办以“AIGC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题的科普讲座,该讲座是第23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项目之一。讲座活动由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研究会副秘书长李宏廷主持,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城市运营管理学院副院长包焱和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吴冠军分别致辞,上海城建职业学院22级、23级智慧城市管理技术专业近60名师生参加了讲座活动。
包焱在致辞中对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研究会和陈宇飞教授送课上门,为学生们作人工智能知识的普及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学校与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研究会联合举办社会科学普及活动是有历史传承的,这种资源共享、互相联动的方式深受师生的欢迎。相信陈教授的讲座一定会使学生们加深对AI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体验AI在城市运营管理方面的应用场景,对学生学业进步起到推进作用。
吴冠军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科普活动得到了市社联的大力支持,被列入第23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入选项目,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进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特别是AI时代的到来,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展现了巨大潜力,已经对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将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本会之所以举办这样一场科普讲座,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讲话精神,让更多群体尤其是青年学生更多地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变化以及广泛的应用,共同为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作出贡献。并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讲座邀请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宇飞主讲。陈宇飞教授从人工智能的定义、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大模型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陈教授结合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城市运营管理的教学,生动讲解了人工智能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用的典型案例,当场演示了智慧社区的场景和智慧高速的场景,为学生们普及了人工智能的科学知识。陈教授与师生们开展了积极互动,就最新的AI模型的特点和应用效果、如何引导学生应用AI的最佳学习路径等进行了深入交流。陈教授的讲座得到了听课师生的热烈反响。
本次科普活动之所以能获得学生们的欢迎,首先是让学生们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人工智能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和已经产生的巨大影响,激发了学生对AI应用的兴趣和探索热情。其次是启发师生在AI到来的时代,要开放地看待AI,使用AI,与AI同步互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才能具备有竞争力的人才特征。第三是本次讲座既有科普传导性,又有学术指导性,不仅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同时对城建职业学院的教学也具有一定的交流互进作用。
本次科普讲座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一是本会与上海城建职业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精心安排,本会领导亲自到现场参加活动,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安排相关师生参加。讲座信息在学校门口大屏幕展示,扩大了此次科普活动的影响,起到了一定的宣传效果。二是紧密结合学校的教学。本次讲座内容与城建学院智慧城市管理技术的教学内容紧密关联,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智慧城市管理专业知识相融合的学习兴趣。三是很好地起到了联动效果。此次科普活动既发挥了高校老师的专业特长,又体现了学会的平台作用,并为理事单位提供了专业服务,形成了学会、高校、理事单位互联互动的科普活动模式。四是讲课形式生动活跃,深受师生的欢迎。主讲人将人工智能理论与城市运营管理、智慧城市管理技术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时穿插视频播放经典案例,既有人工智能的原理介绍,又有城市运营实践的演示及展望,体现了沉浸式教学场景。
本会通过近几年的科普活动实践,已经形成了各方联动开展科普活动特色。学会通过开展科普活动实现了为社会、为会员单位服务的学会宗旨,履行了本会的社会责任,并将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展现社会科学新作为,进一步打造科普活动最佳实践地,为上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作出积极贡献。
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吴冠军、副秘书长李宏廷、特聘专家杜静安和办公室工作人员;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城市运营管理学院副院长包焱、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技术专业教师王瑞璞、陈斌、励莹等参加了科普讲座,此次科普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