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普及 > 科普活动 > 科普活动周 > 活动资讯 > 正文

【2022】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举办“古诗词鉴赏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主题讲座

发布日期:2022-12-15

    10月19日下午,作为第21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的重要内容之一,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詹丹教授在华师大二附中音乐厅为学生做了题为《古诗词鉴赏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由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与华师大二附中共同主办。

 

 

    鉴赏是读者的自主行为,不可避免具有主观性,而现实中的种种标准,比如考试答案,往往又要求鉴赏的客观、具体、可评价。针对这一难题,詹丹教授展开了精彩的报告。他认为,客观性看似是主观性的阻碍,但却能够为读者主观性的鉴赏提供角度和思路,从而得出更加丰富,更加多元的鉴赏结论。

 

    在报告中,詹丹教授列举了许多经典诗词来说明鉴赏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何以相辅相成。比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传统诗家将其解为边塞将士豪气干云的誓言,然而从征人的立场出发,亦可以理解为边塞艰苦仍不能还乡的哀怨之情,这两种理解相互映照,丰富了诗歌的意蕴。相对客观的词义,代入主观合理的文学想象之后,诗词的意境更加精妙动人。

 

    詹丹教授的报告处处注意与中学生的学习实际相结合,对高考诗词条分缕析,带领现场听众一起品评手法,吟味语言,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诗词世界,切实地帮助同学们提升鉴赏能力。

 

    讲座的最后,詹丹教授结合今年高考全国甲卷的作文材料,从自然情境、文化情境、社会情境、对话情境几个角度,分析了情境对表达的制约作用。整场讲座内容丰富而精彩,詹丹教授文学功底深厚,见解独到,在报告中引经据典,随处翻新,给师生们带来了极大的启迪。

 

 

(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