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普及 > 科普活动 > 科普活动周 > 活动资讯 > 正文

【2022】上海市演讲与口语传播研究会举办“诗歌学习:言常人所不能言”初中语文教研活动

发布日期:2022-11-29

    10月20日下午,第21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系列活动“诗歌学习:言常人所不能言”初中语文教研活动在线上进行。由上海市演讲与口语传播研究会中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徐汇区初中语文教研员刘侠老师主持,区第七期高研班学员、区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工作坊学员、区六、八年级语文教师和外区教师代表共253人参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范飚老师担任点评嘉宾。


    活动首先观摩了由刘侠老师执教的《<花之歌>&创意表达》,刘老师紧紧围绕“创意表达”这一核心教学内容,通过三个学习任务帮助学生理解《花之歌》的内涵,感受诗歌语言的文学性,并以“自我表达”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自我。课堂气氛轻松融洽,学生思维火花闪现。课后,刘老师以一份亲子作业,延伸课堂内容,将语文学习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得益于线上观课的互动功能,听课的老师们边听课边学习、反思,在留言框中进行了交流和讨论,留下了思维的痕迹。

 

    观课结束后,进入评课环节。上汇实验学校贾锋老师对课后作业进行反馈,面对这样一份有挑战性的作业,学生们都愿意迎难而上,呈现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徐汇中学胡艺昕老师用“花开”来比喻刘老师的课堂,认为课堂任务设计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和审美鉴赏,让自己受益匪浅。园南中学程琦老师表示刘老师非常关注对学生的正向评价,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奉贤区尚同中学陆韩园老师认为刘老师将新课标的理念渗透进了日常教学之中,十分注重教会学生用一定的方法开展学习。世外中学许佳家老师表示刘侠老师的系列课堂中都呈现了“以终为始”的逆向设计思维,真正关注到了以学生为中心。

 

    随后,刘侠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学习评价以及学习任务设计做了说明,并以此为例进行“指向素养培育的学习任务设计与实施”微讲座。刘老师分享了对指向素养培育的学习任务设计与实施的思考,她认为在设计时需要从“知识目标”走向“素养目标”,建立起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关联;学习任务的设计不能止步于“热闹”,强化“目标-任务-活动”的逻辑关联;在评价方面也应从“检验学习的评价”走向“促进学习的评价”,设计简易有效的评价量表嵌入学习。刘老师还从“课堂设计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和“建立自我与创作内容关系”两个角度对教学进行了反思。

 

    最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范飚老师进行了深刻而中肯的评课。范飚老师表示刘侠老师在教学设计上下了功夫,也的确见了功夫。教学目标紧抓了“语言的艺术性”和“创意表达”两个核心概念,课堂学习任务的设计搭建了由低到高的思维阶梯,帮助学生将阅读中的所得转化到语言表达中。范飚老师高度赞扬了作业设计,认为课后作业不仅引导学生梳理当日所学,也促进学生深化提升,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判断目标的达成度,提供的作业评价表也能与目标保持高度一致。范飚老师希望参与活动的老师都能关注到刘老师教学中值得学习的细节,如语速的调控、对所有学生的关注、鼓励性的评价和适切的引导。同时也提出了值得反思的问题,第一是如何在不同时长的课堂上落实相应的学习任务,第二是在今后的课堂中需要再思考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关系,给予不同表达需求的学生更全面的关注。

 

    本次研修活动以观课、评课、研讨的形式聚焦“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为参与活动的老师们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碰撞的机会,老师们会带着收获回到日常的教学中,继续追求课堂中的精彩纷呈。

 

    最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范飚老师进行了深刻而中肯的评课。范飚老师表示刘侠老师在教学设计上下了功夫,也的确见了功夫。教学目标紧抓了“语言的艺术性”和“创意表达”两个核心概念,课堂学习任务的设计搭建了由低到高的思维阶梯,帮助学生将阅读中的所得转化到语言表达中。范飚老师高度赞扬了作业设计,认为课后作业不仅引导学生梳理当日所学,也促进学生深化提升,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判断目标的达成度,提供的作业评价表也能与目标保持高度一致。范飚老师希望参与活动的老师都能关注到刘老师教学中值得学习的细节,如语速的调控、对所有学生的关注、鼓励性的评价和适切的引导。同时也提出了值得反思的问题,第一是如何在不同时长的课堂上落实相应的学习任务,第二是在今后的课堂中需要再思考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关系,给予不同表达需求的学生更全面的关注。

 

    本次研修活动以观课、评课、研讨的形式聚焦“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为参与活动的老师们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碰撞的机会,老师们会带着收获回到日常的教学中,继续追求课堂中的精彩纷呈。

 

 

 

(上海市演讲与口语传播研究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