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普及 > 科普活动 > 科普活动周 > 活动资讯 > 正文

【2019】中国“慰安妇”历史博物馆举办“日本新征集文物”主题展

发布日期:2019-07-03

        为了继续增强与广大参观者以及一直以来关注、支持日军“慰安妇”制度历史研究的社会各界人士的交流、分享与互动,中国“慰安妇”历史博物馆在5月25日至31日,即第18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期间,对近两年馆内新入藏品举办特展。这些藏品或是国内热心市民家中的一件收藏、或是海外志愿者飘洋过海寄送而来的旧物,每一件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值得我们去探究和发现。

 

日军拍摄“皇军慰安所”照片

 

        这张老照片来自于一本在东京发现的日军摄影集册。经过研究,我们确认这张照片拍摄处为上海。照片中一块指示牌被悬挂于路边,背后是一片残垣断壁。指示牌上“皇军慰安所”“入舆侧向(向侧进入)”的字迹清晰可见,显然,这是一块慰安所的招牌。“皇军”二字,显示出这家慰安所隶属于日本军方的背景,充分印证了日本军方是 “慰安妇”制度这一人类历史上最丑恶制度的始作俑者和操纵者。日军侵占了照片中的这片土地后,迫不及待地在废墟上建立起慰安所,高挂路牌为士兵进行指引。其中一位士兵路过这里,举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个建立在中国土地上的日军慰安所招牌。取出胶卷、冲洗照片、收入影集,也许在他眼中这是自己和日军光辉战绩的纪念,然而今时今日,这张“纪念”成为了日军罪行的铁证。 

 

        资料显示,为了保证本国士兵的健康,日军会为进入慰安所的士兵发放安全套。日本陆军的安全套并不少见,在这次收集的藏品中,我们将会首次展出两份日本海军安全套,这也是全世界第一次展出的日本海军安全套实物。日本海军安全套由纸包进行包装,外印“Standard Latex(标准乳胶)”字样,右上角印有清晰的日本海军军旗,在外形设计上和和日本陆军发放的安全套有较大区别。另外,这次的展出藏品中还配有一个日军药剂盒,由于氧化和磨损,铁盒外的绿色涂漆已经变为黑色,但是贴纸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可以看到它的生产方是“陆军卫生材料厂”。据捐赠这件藏品的觉醒先生介绍,在战争后期,安全套会被放置在这样的药剂盒中进行发放,本次展出的药剂盒就是和日本海军避孕套一起被发现的。

 

日本海军安全套

 

日军药剂盒

 

        在2018年年初,博物馆幸运的收到了一位来自南京的刘国宝先生送来的一系列藏品。这些藏品都来自同一家慰安所——南京堂子街慰安所。

 

        为了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慰安所,日军对慰安所制定了很多规定。资料显示,士兵往往需要提供相应的票据或筹码才可以进入慰安所。这个木制筹码箱就是来自堂子街慰安所,它也是全国第一件被发现的筹码箱。士兵在进入堂子街慰安所时,需要将自己的筹码投入筹码箱中,箱子上配有铜锁和钥匙,方便进行筹码的清点。

 

南京堂子街慰安所内遗留的筹码箱

 

        在堂子街的旧物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盖子上印有“青霉素混悬剂”字样的铁罐,打开盖子可以看到底部依然有一些残留的粉末。据刘先生回忆,这个铁罐是被他的养母从堂子街慰安所中带出的,带出后从未被使用过。慰安所内备有如此大剂量的日产青霉素粉末,可以看出当时日军对于慰安所卫生安全的管控是相当严格的。

 

 

幸存者从堂子街慰安所的带出日产口服青霉素

 

        本次特展,博物馆还将展出一系列日军徽章,包括:帝国军人后援会通常会员章 、日本战时军友会铜质彩色珐琅纪念章、明治二十一年日本赤十字社银章、爱国妇人会徽章组(包括二等有功章、特别会员、普通会员)

 

日本战时军友会铜质彩色珐琅纪念章

 

 帝国军人后援会通常会员章 

 

 

明治二十一年日本赤十字社银章

 

 

爱国妇人会徽章组

 

 

        日军拍摄慰安所照片、日本海军安全套、日产口服青霉素、慰安所内遗留的筹码箱、一系列日军徽章等,这些经走过几十年时光的物品,是那段历史最好的见证者。现在,它们静静的躺在展柜的灯光下,等待每一位渴望了解这段岁月的倾听者,向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让参观者透过一件物品窥见历史一角、了解一段历史,是历史博物馆的职责所在。历史不会被改变,但是可以被铭记,希望每一位阅读过此文的读者与踏入过博物馆的参观者都能够了解并记住这段历史,莫忘前尘,不失初心。

 

 

中国“慰安妇”历史博物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