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3-08-18
为贯彻上海市社联“第12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活动要求,进一步做好金融知识普及工作,推进金融科学事业繁荣发展,上海市金融学会于2013年5月27日在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举办“上海金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专题,邀请市金融学会顾问、中国金融学会金融史专业委员会主任洪葭管主讲。
洪主任在讲座中回顾了,1843-1949年间,对中国金融历史产生较大影响的有四个因素:两次世界大战、国民党政府时期剧烈通货膨胀、外国在华银行势力的消长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的上海金融市场;介绍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上海的金融事业的发展及银行在金融体制包括机构体制、经营范围、资金管理、贷款制度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最后在总结中指出,讨论60年来中国金融的变迁问题得到的启示:一是货币和信贷有其自身运动规律,过量的货币供应、过度的信贷扩张,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二是中国拥有巨额外汇储备,可以说已在国际上取得一定的地位,但我们更应看到自己的金融体系脆弱的一面;三是慎对虚拟资本,严控资产泡沫;四是要吸取世界上条件不具备、时机不成熟而全部放开资本项目、实行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受到严重损害的历史教训。
讲座结束后,活动主办方还组织听众参观了上海银行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