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9-08-13
水清苏州河 苏州河,上海故事的开始,它见证了上海工业发展的进程,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成为系在繁华都市腰上的一条“黑丝带”。在苏州河上做了几十年清捞垃圾工作的张慧福回忆当年说:“我以前捞的垃圾,水葫芦、浮萍是大面积下来的,死猫、死狗、死猪,这些统统有的。” 1979年苏州河的黑色和黄浦江的黄色泾渭分明 上世纪七十年代,苏州河已经全线黑臭,当时河面上厚重的垃圾堆上能撑起十个人的重量,毗邻的上海大厦当年不惜以350万美元的代价给大楼换成进口密封性窗户,御臭于窗门之外。高级实验师唐庆瑜向我们展示了他曾经制作的苏州河生物标本:“这是两头蛇和两头虾,这个在六七十年代特别多,因为当时水质开始变化,促使动物的基因全变了” 80年代的苏州河 面对日趋加剧的污染,上海决心花大力气整治苏州河。 1999年12月25日,苏州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举行开工仪式。这条新闻在当时上海市民中引起不小的震动。从1996年开始,历经三期综合整治,并在全国首创了由市长亲自挂帅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2001年苏州河终于消除了黑臭,重见鱼虾。 如今,苏州河已经打响了彻底消除劣五类水体的四期整治战役,苏州河龙舟赛上泛起的洁白浪花,那是对历史的告别与未来的起誓。上海,也正在全面推行河长制、打赢蓝天保卫战、推进垃圾分类的进程中,还市民一个碧水蓝天。
(科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