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普及 > 科普活动 > 科普活动周 > 活动信息 > 正文

【2015】上海市民营经济研究会举办“国学精粹助力民营企业发展--上海市民营企业家国学沙龙”活动

发布日期:2015-07-02

       根据市社联关于“第14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的要求,上海市民营经济研究会联手上海市工商联企业家国学沙龙理事会,在活动周期间成功举办了“国学精粹助力民营企业发展--上海市民营企业家国学沙龙”活动。为了使这次活动周项目圆满成功,上海市民营经济研究会专门召开了办公例会进行专题研究,于4月份正式向市社联上报了活动方案,得到了市社联的认可,并被列为第14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项目。
       5月29日下午2时,来自全市100多位爱好国学的民营企业家汇聚在闵行区政府会议中心,本会常务副会长施南昌、夏斯德,副秘书长顾惠民,市民研会党建工委主任、均瑶集团党委书记陈理、上海市工商联会员部部长吴彪、上海市工商联企业家国学沙龙理事长陆建冲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上海市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夏斯德主持了本次活动。他说,上海市社联每年举办一次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14届。这项活动非常有意义。本会自前两年成功举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演讲会”和“中国古字画知识普及讲座”之后,今年仍然围绕中国文化这一课题,与上海市工商联国学沙龙联手举办“国学精粹助力民营企业发展----上海市民营企业家国学沙龙”活动。他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渊源,尤其是国学在中国古老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前,普及国学知识对传播中国文化、继承中国文化、发展中国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今天的活动项目能够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和中国文化的熏陶,让大家度过一个美好的周末。
       上海市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上海市工商联企业家国学沙龙理事长陆建冲作了《新常态下国学智慧如何助力企业发展》的主题演讲。他首先回顾了自己1980年来到上海打工,至今36年的奋斗历程。 回顾过去,他坦言天时地利人和是企业经营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天时:指的是他借改革开放之风,随江苏省农垦局华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来到上海,参与上海的开发和建设;地利:说的是他早期在上海建筑行业的丰富经历,为天歌深耕上海市场提供了极大的地缘优势;人和方面:他发自肺腑地感谢上海人民提供给他们施展舞台,感谢社会各界贵人的援手支持,并鼓励全体天歌家人要更加团结向前。
       关于事业发展,他总结出在上海滩上求生存有两个硬条件,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上海有稳定的政策、无限的商机和海纳百川的国际大都市平台。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把握机会,把机会看作生命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全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5年,在中国市场上产品的寿命是8~10年,旧潮过后新的浪潮会淘汰一批企业和一批人。房地产行业做的不是建筑而是作品。要站在消费者立场用心去做。什么样的作品要匹配相应的定位和装饰。如今,天歌在社会各界的关怀下,已成功开发出东苑半岛花园、半岛豪门、江海皇都、江海艺墅、金领国际等项目。
       结合这些年对国学精粹的学习,他坦言“仁”是企业家血管里要流淌道德的血液。2000年初他开始反思,结果是把原来的东西放一放,把自己变成一张白纸重新定位,开始作慈善地产,订立了“建立一千万基金、帮助培养一百名大学生”的目标。迄今享受到基金帮助的同学接近70人,近40人已毕业工作,12人在海外留学。走上工作岗位的12名同学的潘政勇、陆冬冬等,在拿到第一笔工资后都纷纷向基金会捐款,其中有10名同学向基金会捐款超过3次。
       最后,他引用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来表达自己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坚定动力。
       上海市政协常委、市政协区县联络组组长、上海市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施南昌分享了冯友兰老先生说的“道德和文化精神是可以超越时代、抽象继承的”这句话。他说儒家文化、道家文化都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各朝各代都得到了传承。儒家文化的精神,基本的就是不以个人私利为目标,把创造的财富和价值与社会分享。陆建冲同志实践了这个理念。去年习近平同志出席了纪念孔子2565周年的大会,对儒家文化的现世价值进行了精辟的总结。习主席去北大考察时明确提出反对“去中国化”,他倡导学古诗词、倡导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传统文化对执政党来说是管理国家的富矿,对企业家而言是经营的富矿。传统文化这几年非常热闹,许多大学创办了国学班,许多企业家走进国学课堂接受熏陶。工商联国学沙龙是自愿自发的机构,通过学习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以往的民营企业主只能称为“老板”,“企业家”是有境界的,是社会的贤达,是引领社会进步的阶层。每位企业主要成“家”,一定不是以私利为目标,而是与广大民众分享。这几年许多企业家清楚地发现除了功利境界之外,必须展现应有的道德境界。“企业家血管里要流淌道德的血液”也是温家宝总理说过的话。许多企业家已经做到了,在发展中要有全球意识、有民族意识。这都是中国特色大地上必备的要素,在今后企业的发展中,希望企业在文化建设上注重三个统一——人文关怀统一、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要统一、企业效益要和社会进步统一。最后,对于企业主如何用传统文化重塑儒商精神,他提出企业家应以德服人,更快地抹掉土豪气息,要富而好礼,起到企业家“社会贤达”的作用。
       上海市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夏斯德表示,本次活动是上海市民营经济研究会各位会员提高文化修养和联谊交流的一次好机会。国学与民营企业的文化有紧密联系,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需要得到国学精粹的助力。期待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得到蓬勃发展,从而助力民营经济的健康成长。
       下午四时,为时2个小时的第14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上海市民营经济研究会第四次企业沙龙活动--上海市民营企业家国学沙龙落下了帷幕。但是不少企业家还不肯离去,他们纷纷上前进一步和演讲者上海市工商联企业家国学沙龙理事长进行交流。他们表示,这次国学沙龙的主讲者由民营企业家自己主讲,贴近企业、贴近企业家,很有感召力和向心力,让大家听得进、听得懂,具有很好的示范效应。他们纷纷表示,像这样的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和企业家沙龙要多举办,多给企业家一份精神食粮,多给企业家增加一份信念、信心和信任,以此来同心共圆中国梦。

(上海市民营经济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