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科普及 > 科普活动 > 科普活动周 > 活动信息 > 正文

市社联举办“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

发布日期:2012-04-29

        10月28日至11月3日,上海社联举办了以“迎接十六大,建设新上海”为主题的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这是市社联认真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三次重要讲话的重大举措,也是本市社科界迎接十六大的实际行动。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仲伟在开幕式上讲话,他说,多年来,市社联一直致力于组织各学会和全市社会科学工作者,在不同场合利用多种形式为社会科学普及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次社科普及活动周,是本市第一次集中大规模地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他希望上海社会科学界努力开创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新局面。
        在活动周期间,市社联充分利用学科齐全、人才荟萃、联系面广的综合优势,精心组织策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科普及活动,向上海市民推出了5场主题报告会、3场电视报告会、55场免费科普活动、4场广播专题谈话节目,以及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组专家学者笔谈社科普及文章。当活动周的消息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后,主办单位的热线电话铃声不断,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市民纷纷要求参加,表现出群众对社科普及活动的极大热情。
        活动周的主题报告会是本次活动的“重头戏”。它通过著名学者走出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深入到社区街道、企业、部队和机关,向广大干部和群众介绍全国和上海改革的辉煌成就和发展前景,党的建设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绩,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的外交政策,以及上海文化建设等热点问题,吸引了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听讲,赢得了“满堂彩”。大家反应,这种讲座有吸引力,有感染力,一改过去那种“教条式”的说教,听之实在,受之有益,很难得。如复旦大学林尚立教授到普陀区,为400多名机关干部和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作了《执政党建设与中国政治发展》的主题报告,围绕江泽民“5•31”讲话精神,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性,并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分析了执政党建设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关系,使与会者深受启迪,也会今后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进行了思想动员。复旦大学华民教授在浦东新区梅园新村街道,为街道干部和居民作了《从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看上海发展的机遇》的主题报告,内容深入浅出,很有感染力。许多听众说,社会科学应该加快步伐进社区,走进百姓的生活中来,让百姓知晓更多的天下事。华东师范大学桂世勋教授在浦东新区花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作了《建设最适宜居家养老的社区环境》的主题报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有一位听众动情地说,我们小辈不能因为工作忙而忽视关心长辈,这样会带来终生遗憾,要“常回家看看”,是长辈晚年幸福。
        与大众传媒联手合作,共同构筑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平台,是这次活动周的一大特点。在活动周期间,市社联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市民与社会”栏目、东方电视台“东方大讲坛”栏目,共同策划制作了7场专题节目,大受群众好评。专家学者通过传媒与广大受众直接对话,进行社科普及宣传,并通过这条“绿色通道”,将社会科学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
        作为活动周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市社联还在淮海中路上举办了一次社会科学大型义务咨询活动。来自本市30多个社会科学学会的100多位专家学者直接面向市民,释疑解惑,为群众提供了权益维护、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改革、心理健康、艺术修养、升学教育、投资理财、科学膳食等方面的咨询。许多市民冒着寒风前来参加了这次活动,咨询人次达2000余人,现场人群簇拥,气氛十分热烈。
        许多市民反映,长期以来,科普工作偏重于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而社会科学的普及比较薄弱。江总书记从去年8月7日到今年7月16日,三次对哲学社会科学发表重要讲话,反映了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社会科学普及将大有可为。有一位大学生说,社会科学对国家的建设有很大作用,它虽然不能使每个公民都成为哲学家,但能使公民增强对国家的责任感。它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还有一位少科站的老师打来电话说,我是搞自然科学普及工作的,但我认为社会科学的普及也非常重要,它能启迪人的心智,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一位退休老人在讲座结束后,拉住工作人员说,我虽然年纪大了,但仍需要“充电”,不能让思想老化,要终生学习。你们为离退休人员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这次活动周充分反映,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与群众息息相关,是广大群众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