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研究 > 社联方志 > 活动通告 > 正文

《上海市志•人文社会科学卷(1978-2010)》“专题研究”章专家咨询会召开

发布日期:2019-01-25

    1月22日下午,《上海市志•人文社会科学卷(1978-2010)》“专题研究”章专家咨询会在市社联召开。市社联党组成员、副巡视员莫剑平主持会议。市发改委原巡视员王思政,市政协文史委原副主任朱敏彦,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市社联副主席李友梅,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良荣,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李安方,市哲学学会会长、市社联副主席吴晓明,解放日报社党委副书记周智强,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徐逸伦等出席会议。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总结讲话。

 

    会议介绍了在“专题研究”章启动编纂之初,根据过专家咨询会的意见,初步拟定了“上海文化发展与城市精神讨论”“人文精神讨论”“海派文化研究”等十个专题,以及初稿完成后,市委宣传部领导与社联党组审阅的情况。为更好地全面反映上海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成果与研究特色,再次召集专家进行深入讨论,以进一步提高 “专题研究”章的编纂质量。

 

    与会专家围绕专题研究章的选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从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李安方指出,编纂志书要严格把握时间范围,要注意一些概念在历史时期中的提法,避免用现代话语套过去概念。王思政高度肯定了该章海派文化研究的选题,认为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的形成得益于这座城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人文环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近代以来上海卓越发展的关键要素。朱敏彦提出上海学界的邓小平理论研究走在全国前列,从概念提出、学术力量的形成、有关杂志和研究中心的创办成立等都独领风骚,可以考虑列入专题研究。吴晓明分析了各选题内容的重要性后,建议选题参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这些代表了上海最具实力的研究领域。李良荣表示,专题研究选题内容应该明确为上海人文社会科学界具有重要独特性和代表性的成果,关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研究系不二之选。李友梅从整卷志书篇目入眼,认为需注意学科划分与研究分类的区别,保证大纲设置科学规范统一。专家们的意见建议,为丰富“专题研究”的内涵,提高“专题研究”的质量给出了路径和方法。

 

    咨询会上,任小文与各位专家深入交流,讨论和回应了许多关键问题。任小文在总结中指出,各位专家的建议可以归纳为聚焦三个重大,即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重大实践经验总结。这为专题研究章的选题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考路径,也提出了非常高的编纂要求。充分吸收专家意见,合理调整编纂内容是做好下一步工作的关键,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花大力气解决这一问题,以确保本卷志书按时顺利完成。

 

 

文、来源 ▏市社联办公室       编辑 ▏许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