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交流 > 国内协作 > 正文

2006年华东地区社联协作会议在安徽召开

发布日期:2006-11-10

        2006年10月23日,华东地区社联协作会在安徽黄山召开,来自华东六省一市社联的代表,以及内蒙、四川社联代表,约5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就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社联作用,深化区域协作等工作展开了交流和研讨,部分省市还交流了相关科研成果。现将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一、学习宣传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促进社联工作有所作为,提高社联学术社团组织地位的重要机遇,广大社联干部要认真学习宣传六中全会精神,同时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社联不可替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上海、山东等地社联代表认为,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开辟了新的理论实践发展空间,对社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决定》通篇多处涉及重大理论创新和突破,在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奋斗目标、参与主体、法治规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决定》对思想文化战线工作做出了新的理论判断,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社联要组织扩大社科工作者认真学习、宣传六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决定》的新论断和新观点,主动承担研讨任务,推进理论创新。一要以政治学、社会学为重点,抓住重大理论问题开展研究;二要发挥好社会科学学术团体的能动作用,开展丰富多样的研究活动;三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价值目标,推动社联自身发展,全面协调和促进各项工作。
        福建、江西等地社联代表认为,当前,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宣传引向深入,是社科理论工作者担负的十分重要的责任。科学发展观是面向新世纪、贯穿整个“十一五”发展全过程的指导思想,必须把学习、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的首要任务来抓。要充分组织社科界,把学习、宣传、工作相互结合,融为一体,推动理论武装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方面要深入开展理论学习活动,组织理论界召开专题研讨会议;另一方面,要贴近实际开展理论宣传工作,以专题报告会、基层宣讲、媒体报道等形式,增强理论的社会影响力,扩大宣传的社会受益面。
        二、构建和谐社联,推进社联工作创新发展
        与会代表们认为,六中全会召开为社联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和发展空间。社联工作要大有作为,就应当贯彻全会精神,努力向和谐社联的方向发展。要贯彻和谐理念,提倡和谐管理,注重和谐办会,构建和谐社联。
        山东等省市社联代表认为,要促进社联事业进步,必须认真研究社联发展的历史方位,把握运行规律,完善工作机制。社联从上世纪80 -90年代初的求生存阶段,到90年代直至新世纪的有所作为阶段,目前正在向创新发展的可喜方向进步。社联应当抓住发展机遇,推动自身从政府组织向学术团体方向转型,不断开拓学术研究的工作载体,形成创新发展的良性机制。为进一步整合社会科学资源,应当在实际工作中构建“大社科联”的工作格局。即社科联不仅是学会的联合体,更是整个社会科学界重要的组织、协调、管理力量,要通过社联特有的工作渠道和工作机制,对整个社会科学界发挥宏观协调,整合资源,促进发展的作用。要重点依托各类学会,地方社联,各类高等院校、党校、干校及科研系统的科研管理部门,组织和联系广大社科工作者,推进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
        上海等地社联代表认为,当前社联工作要贴近现实发展需要,在打造公共平台方面做足文章。随着大量非政府、非市场的公共领域的发育和扩展,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出现了许多跨单位、跨部门、跨学科的公共空间,社联应当主动寻找公共空间,以社会科学界代表的当然身份积极开展工作。社联要培育和生长适应社科界需要的公共功能,致力于搭建学术交流、研究的公共平台,为党和政府、社科界和社会公众提供高层次、专业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江西等省市社联代表认为,社联工作应当增强能力建设,从提高多种能力入手,不断增强工作水平和服务水平。即:提高创新力,不断探索社联工作新机制;提高学习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社联机关;提高联合力,广泛整合社科资源和力量;提高传播力,抓好社科阵地建设;提高执行力,加强学会管理;提高公信力,健全科学公正的社科学术评价体系;提高凝聚力,加快区域社联网络建设步伐;提高服务力,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三、抓紧重点工作项目,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会议期间。各省市社联代表,充分交流了工作上的体会和宝贵经验。
安徽省社联从自身特点出发,提出了“1234”行动计划。“1”,就是要着力夯实一个基础,即社联工作的人才基础,使广大学会骨干和积极分子乐于奉献,服务社联工作。“2”是指要切实加强二类组织的功能建设,即发挥好省属学会、研究会和省辖市社联的功能,为社联工作提供组织保障。“3”是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组织协调社联系统的应用研究,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二是组织协调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三是组织协调社科普及工作,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4”是精心打造重点工程,安徽社联着重抓4个标志性工程,即“学界兴皖”、“厚重安徽”两个系列研究工程、“人文讲坛”和“学术年会”。“1234”行动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意紧密围绕“十一五”发展规划,从打造“品牌”入手,扩大社会影响,同时加强组织建设,不断扩展“联”的深度。
        上海、安徽等省市社联代表交流了学会工作经验。谈到如何促进学会工作的规范发展,他们提出,首先要在组织机制创新方面,抓好社团党建、社团换届工作。其次要在功能平台创新方面形成党团结引导社科界知识分子,学术研究交流等平台。最后,在工作机制创新方面,应逐步形成每年一报,三年一评,年年考核,一年两会,培训交流等制度化的有效机制。如何在规范化管理中提升社科类社团的发展水平?代表们认为,一是要开展对学会状况的调查活动,探索学会管理的新思路。二是修订完善地方社联学会管理办法,严格按章治会。三是探索和完善学会分类分片指导的管理机制。四是开展学会标准化建设,组织实施达标创优活动,创建一批“品牌学会”,发挥优势学会的示范带动作用。五是加强社科类社团骨干的培训工作。六是积极稳妥地发展引导民办社科研究机构。七是广泛开展对外交流,组织跨区域学术交流,开拓学会工作领域。八是通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更好地实现学会管理职能。
        自上海创办学术年会以来,近年来,部分兄弟省市也陆续举办了类似的大型学术活动。山东、福建的代表交流了学术年会工作经验。山东省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自2005年起创办,年会每年一个总主题,下设四大专题,每个季度围绕专题开展研讨,每年出版一部学术著作。年会主题鲜明,方向正确,联系面广,已成为覆盖全省社科界的学术品牌,是整合全省社会科学资源,发挥社会科学作用的重要阵地。福建2004年成功举办首届学术年会。2005年年会设1个主会场和29个专题论坛,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为福建省实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献计献策。今年将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海峡两岸经济区建设”为主题,设置专题论坛,广泛开展学术探讨,进一步调动全省社科工作者研究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六省一市联动,推进华东地区社联协作
        华东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成为与会代表热议的话题,许多代表就加强华东地区社联协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上海、浙江等地社联代表认为,目前华东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及其周边地区发展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地方社联也要跟上步伐,在地区协作方面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可以灵活进行多方面的协作,如建立人员、信息交流机制,组织科研项目合作,联手同步开展大型学术活动等。在区域合作研究机制方面,应当注重培育四大要素,即有共同的研究主题,独立开展研究的团队,稳定的科研交流平台,公开发表成果的渠道。先以共同主题凝聚合作者加盟,再依托科研团队支撑各项分课题工作,科研进程中凭借科研交流平台及时沟通信息,最后通过书刊等媒体发表成果。
        安徽等省市社联代表认为,地区社联协作应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实事抓起。一是推进协作会议转型,可从丰富会议内容、扩大代表参与面等方面入手改进工作。二是联合开展主题研究,根据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互联手,形成智力联盟。三是同步开展学术活动,可以同时组织社科普及,社科普查等活动,形成更大的声势和影响力。四是合办大型学术交流活动,等条件成熟后,将来甚至可以召开“华东地区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五是共同关注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六是开展学术骨干异地培训。七是在社科成果评价、立项工作方面寻求合作。
        江苏等地社联代表认为,华东地区社科联协作交流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拓展协作的新空间。一要建立健全华东地区社联协作的工作机制,确立地区社联责任人负责制,适时召开联席会议并常年坚持。二要确定和组织一批共同关注的研究课题,以项目为纽带,以课题为载体,增强区域社科综合竞争力。三要有计划地组织大型协作活动,集六省一市社联的人、财、物力,开发一些可以共同主办,轮流承办的大型学术活动项目。四要加大力度,开展华东地区社联干部的培训工作,要编写教材,调集师资,集中组织,轮流执教,以利于社联系统干部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交流各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