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年会 > 年会动态 > 大会 > 正文

张晖明:《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发布日期:2016-11-22

    11月17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大会围绕“治国理政:新理念 新思想 新战略”的主题,在上海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教授做了主题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政治经济学具有强大的解析社会再生产经济运行规律的透析能力,基于市场经济主体微观行为分析,揭示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形成对于宏观经济运行的解构能力。当前必须大力推进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首先,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正逢其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六十多年的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发展的实践,使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有了更加客观科学的认识和活用的体会,对于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所处历史方位有更加清晰的理解和判断,进而对于现实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正是遵循“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论,才有了理直气壮地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中心任务,才有了市场取向的经济运行机制的变革,从而明确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才有了市场竞争机制所激发的民众的创造热情,使经济生活植入内生的自我激励的驱动力量。当前,经济体制的转轨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力量。对此需要有经济理论加以解读。进而言之,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需要“给世界一个解释”,需要有系统化的理论为人类文明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其次,必须科学定位,彰显政治经济学学科特色和学科能力。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建构概括为三个层次。第一,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特点和经济学家的人文情怀所体现的研究立场,或者说经济理论研究的价值取向。直白地说,就是经济学家和经济学理论是有分析解剖问题的立场,因为致力于建设一种理论体系,必然包含了建设者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诉求目标。我们也可以将此归结为“经济哲学”的理论意义。第二,对社会再生产经济运行机理的理论解释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社会再生产的分析,从社会分工关系出发,对商品生产交换关系、价值价格波动供求竞争关系、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变动关系、资本的投入产出循环周转关系、再生产平衡关系等,都有严密精到的分析。正是基于科学的立场所形成的对于经济问题分析的出发点和对于经济运行动态分析,必然会支撑形成第三层次的理论内容,对于社会再生产发展的规律揭示和对规律理解运用的政策设计能力,具有对于社会生产发展和制度演进的预测引领能力。这三个层次的有机统一、良性互动,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性和客观性的具体表现,也是其具有理论活力的重要依据。联系上述三个层次,有助于在推进理论创新工作中,更好地处理政治经济学学科定位,明确理论创新工作内容,指导创新工作有序开展,提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对其他经济理论的竞争能力。

    再次,应当按部就班,积极推进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工作。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实践中,需要注意处理好三个向度关系。第一,在思想理论向度,需要处理好与各种经济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兼收并蓄,实现超越。第二,在创新的学术实践活动向度方面,必须在“读懂中国”和“读懂世界”上下功夫,特别是要“读懂中国与世界”是如何互动的,这种互动关系又是如何变化的。与此同时,打磨有助于读懂的“工具”,包括创新经济分析的数理量化工具及其运用。第三,在创新的成果表现向度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是要讲好“中国故事”,努力发育话语体系,做到中国话语的完整表达要加强与世界的对话,加强“中国理论”的世界化交流,取得理解接受认同;注意处理好国别差异比较,兼顾好中国经验的普遍价值转换塑造,将“国民价值”上升到“普世价值”,使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