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团体 > 学会动态 > 学会活动 > 正文

市社会学学会等与美、日专家研讨--解决社会危机的智慧和技巧

发布日期:2009-12-01

        9月19日,市社会学学会与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共同举办“危机管理与和谐社会”研讨会。会议由市社会学会会长邓伟志主持。曾获2002-2003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奖的美国犁铧研究中心主任罗伯特?伊文斯(Robert A. Evans)博士、日本防灾心理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小松昭良(Akihira Komatsu)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萧功秦、社会学系主任张宇莲分别做了“危机管理技巧”、“亚洲的危机管理与欧美的危机管理之比较”、“公民社会与冲突管理”、“愤怒与控制:心理学视角”的主题发言。
        伊文斯首先指出,有效的危机管理是所有国家,包括中国,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这不但需要我们在社会危机出现时主动去识别,也需要我们主动去干预。尤其是在当前的世界局势下,我们都面临着经济衰退、失业、全球气候变暖、各类空气和水污染问题、土地和住房问题、以及不断增加的贫富差距问题,面对这些,更需要我们能开展有建设性的干预工作。无论是政府官员、社区领导,还是学者、研究者,以及社工和社会组织,都应当将其视为一个机会,并对此担起责任来,共同处理这些充满了挑战的社会危机。其次,他还着重介绍了其所创办的犁铧研究中心已经发展出的危机管理培训模式。该培训模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那些冲突解决以及冲突管理模式,而是致力于将社会冲突转化成积极的结果。这种模式并不会将危机视为一种威胁,而是将危机看作一种机遇,以此发展出一系列有建设性的系统化方式,来解决出现的社会纷争。研究中心已经帮助一些政府、社区以及NGO的领导用一些创造性的措施,来积极介入刚出现的社会冲突,这些措施指的是深度倾听、协作处理问题、换位思考并认同他人的意见等技巧。如今,研究中心在很多国家开展“社会危机管理”培训课程,如美国、非洲东部和南部、印度尼西亚及中国。
        萧功秦主要肯定了公民社会组织对危机处理的重要作用。他认为社会转型期是危机高发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改革的速度快于社会整合的速度,社会中间组织缺乏发育和生长空间。没有健康的社会中间组织,容易导致邪教的盛行和黑社会的出现,政府应对各种危机的成本也因此增加。要发展健康的社会中间组织,民主建设不可或缺。民主建设又需要公民文化的培育,公民文化的发展可以避免社会管理中的“急症室效应”。中国公民文化的培育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学习和借鉴法团主义理论,这比英美的放任自流更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是更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文化。
        小松昭良首先区分了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指出危机管理主要指意外事态出现后的对策与恢复期的管理体制。其次,他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告诉大家不要害怕危机。因为面对危机任何权威都很乏力,任何人在危机面前都是零。危机是朋友,只要我们善于回避固有观念,往往会化危为机。再次,他分析了几种不适合危机管理的个人特征,譬如:轻视媒体信息或报道的人、过于主张自我观点的人、易盲从权威机构的人、品行素质有问题的人、报告危情时无法表达科学理论的人,等等。最后,他指出作为危机管理专家,除一般性的专业领域知识外,还应有广泛的知识面,因为危机管理是一种应付性学术,一切判断都是以求是开始,这是危机管理研究的根源和要点。
        张宇莲从心理学视角解读了愤怒的生理维度、心理维度、人际维度和文化维度,并区分了中国式和美国式的愤怒管理模式,指出美式模式是以个人主义文化为基础的个体自我管理模式,突出人际沟通技巧。中式模式则以集体主义文化为基础的压制模式,强调关系趋向、伦理本位、中庸和忍等。在她看来,许多社会危机和冲突过程中,愤怒常常是基本情绪之一,为有效应对危机,可以通过识别和引导其愤怒情绪而加以消解。这种有效识别和引导的前提之一,是要求危机管理者或应对者能善于从文化的视角出发去理解和发现。
        邓伟志充分肯定了危机管理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现在正是研究社会危机和社会问题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在汶川地震后,显现出很多危机应对问题。国内有关危机管理的政策、机制及制度建设还很不完善,特别需要学界的投入和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彭善民)

来源:《社联通讯》2009年第11期